油价“跌跌不休”,中国应该怎么做
外交部澄清 俄对华出口原油价格偏高不实报道
一艘货船在日本附近海域沉没
印度洋海啸十年 仍有“缺口”
3上一篇 2014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印度洋海啸十年 仍有“缺口”
海啸预警系统仍有不足,若再来袭恐仅一成人存活
 

据中新社电 26日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10周年,在当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岸发生里氏9.3级地震,触发海啸冲击印度洋多国,造成逾20万人死亡。当时印度洋并未设立海啸监测或预警系统,各国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猝不及防。

10年过去,各国虽已投放大量人力物力设立预警系统,但联合国警告系统仍有“重大缺口”,难以给予邻近震源或海岸地区居民足够时间避难,安全网亦未有覆盖部分偏僻地区。

海啸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及印度共同成立印度洋海啸警报系统(IOTWS),为28个印度洋国家提供海啸警报。印度尼西亚与德国合作成立的德国印度尼西亚海啸警报系统(GITEWS),更被视为当前全球最先进预警系统之一。科学界对海啸的关注亦有所提升,据估计全球目前至少有1000名海啸科学家,是2004年的10倍。

然而,海啸预警系统仍难算得上完美。新加坡地球观测研究所总监西尔在近20年来,一直研究区内地震和海啸,他称设置传感器只是防灾最简单一步,如何改善基建减少伤害、教导人们安全避难才是关键。他的研究团队预测,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在2040年前会遭遇大型海啸来袭,按照目前防灾措施,40万可能受影响的居民中仅10%有望存活。

美国地质调查局太平洋科学中心海洋学研究员贾菲指出,预警系统的用意是让民众有更多时间避难,对于距离震源较远、有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准备的国家十分有效,但对震源附近地区几乎是毫无意义,因为居民根本躲避不及。贾菲提到,即使防灾制度先进如日本,在“311”大地震时依然造成大量死伤,主要原因是当局来不及通知和安排沿海居民避难。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