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同城同权”如何照进现实
叫停死囚器官移植 倒逼规范器官捐献
“吃喝官员”管吃喝 实在难以服众
不快乐?可能因为你没吃肉!
下一篇4 2014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居住证“同城同权”如何照进现实

□张枫逸
 

国务院法制办4日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受的权利及便利,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今日本报12版)

让持证人享有同等的公共资源、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本是居住证制度应有之义。不过在现实中,一些城市的居住证含金量大打折扣。居住证被附加了诸如金融服务、电子政务、电信充值、社会性便民服务等各种功能,却并未从实质上涵盖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市民待遇,导致居住证叫好不叫座。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对附着在居住证上的公共服务予以规范,切实保障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如今,《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持有人将享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多项权利,生动勾勒出“同一座城市,同一种待遇”的美好蓝图。不过,近年来各地在实施居住证制度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一些积弊。居住证“同城同权”的理想如何照进现实,还要直面和解决这些问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领居住证”,充分体现了低门槛、广受益的服务管理理念。不过,鉴于此前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居住证管理办法》出台后,由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意见”。这不免让人担心,一些地方会不会以地方实际之名,将高学历、产权房等申领条件保留下来?对此,有关方面必须加强监督,消除一切附加门槛,将每个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纳入其中。

居住证享有与户籍同等权利,意味着必须做大公共服务蛋糕,增加行政管理成本,对于城市管理者是一大挑战。同时,那些抱怨居住证抢了城市福利的人们,更是对和外来人员同等分享福利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在规定“同城同权”的同时,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落地难现象有充分研判和应对之策。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