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生的 110个艾滋“朋友”
艾滋夫妻不愿服药,医生写长信劝告
每个人都无可取代,世界请别伤害TA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市场星报记者走进艾防科
艾滋夫妻不愿服药,医生写长信劝告

朱欢喜 星级记者 俞宝强
 

星报讯  “从2008年被确诊患上这个病后,我的生活轨迹完全改变,很长时间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心情沮丧,多亏了吴医生他们关心照顾,我才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面对市场星报记者,艾滋病患者小璐(化名)眼含热泪地说。小璐口中的吴医生叫吴明胜,2008年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走上蜀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岗位,昨日傍晚,当市场星报记者走进吴明胜的办公室,他正和同事们忙着到社区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活动。

艾滋夫妻不愿服药,写长信劝告

“在大学里我也接触过一些艾滋病患者,但那时候交流不多,自从走进蜀山区艾防科的岗位后,每天都要接触一些艾滋病患者前来咨询和做定期检查。”

小璐(化名)夫妇同为艾滋病患者,二人却不肯按时按规定吃药。吴明胜得知这一情况后,赶紧上门做工作,但对方闭门谢客,打电话也不接。“最后我们决定用写信的方式,告知不按时服药、不接受检查的害处,希望他们面对现实,树立信心,乐观生活。”看完吴科长饱含深情的长信,小璐夫妇很是感动,目前二人的心态好了很多,由于坚持按规定定时服药,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

由于没有工作,无经济来源,小璐的生活很困顿。吴明胜和他的同事们得知情况后,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小璐治疗的药品都能及时提供。

艾滋病患者更需要情感的慰藉

市场星报记者对话了吴明胜。

市场星报记者:来你们这里的人,什么年龄层次人数最多?

吴明胜:年轻人吧,我们这曾来过一个刚大学毕业不久男孩子,他曾找过一次“小姐”,后在网上查看了关于艾滋病的相关信息,越发觉得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虽然做过很多次检测,每次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他始终不肯相信自己未感染艾滋病,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在感染艾滋病的人中,有很多像这样的年轻人。

市场星报记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艾滋病患者?

吴明胜:艾滋病患者基本都很自闭、内疚,他们缺乏沟通的渠道,他们需要有人面对面交流和情感的慰藉。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不要仅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才想起和关注艾滋病患者,应把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