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忠祠 中庙边上的淮军“总祠堂”
吴武壮公祠 “庆字营”首领的建功之所
六家畈 吴氏家族返乡的“大手笔”
丁汝昌专祠 北洋水师提督的出生之地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昭忠祠 中庙边上的淮军“总祠堂”

昭忠祠
 

地理位置:巢湖

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

始建年代: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

主人:淮军将士

考察的第三天,第一站就是巢湖中庙的昭忠祠。

中庙始建于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在历史上几经战乱毁坏,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倡议下,中庙得以募捐重修,如今的中庙依然基本保持了李鸿章时代的规模。

在中庙东侧约200米处,还有一座古朴典雅、保存仍算完好的清末古建筑,它坐北朝南,襟巢湖面姥山,气势恢宏。这就是李鸿章在倡修中庙3年之后,为纪念淮军将士而奏请清廷敕建的昭忠祠,又称淮军祠。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共30间,全部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正殿为7间宫殿式建筑,梁、柱粗大,殿宽敞,是巢湖境内最大的古建筑。

清光绪18年(1892年),恰逢淮军创建30周年,淮军创始人李鸿章已年届70岁,他回首往事乡情缱绻,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淮军中无数同患难共赴死的乡邻宗亲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他的顶戴花翎。李鸿章上书光绪朝廷,在淮军故里巢湖北岸的中庙古镇,建造一座祭祀淮军阵亡将士的祠堂——昭忠祠。到1894年的6月,昭忠祠落成竣工。由著名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抱病写出《合肥淮军昭忠祠记》。

巢湖淮军昭忠祠能够较快建成,与退休在籍和各地的淮军将领踊跃捐赠有很大关系。以刘铭传为例,不但捐出了数百两银子,还亲笔撰写了两副楹联。

据说,李鸿章之所以主张在这里修建昭忠祠,是因为李鸿章曾在巢湖编练淮军,训练水军,一批著名将领从这里走向抵抗八国联军的疆场。

巢湖昭忠祠是淮军总祠,是继江苏(苏州、无锡)、湖北(武昌)、直隶(保定)、浙江(镇海)、台湾(凤山)、广西(镇南关)等地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的最后一个昭忠祠,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昭忠祠。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