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很幸运。”昨天上午,43岁的唐旭光躺在省立医院血液科的病床上,造血干细胞正从他的血液中一点点被分离出来,这些“生命种子”将用来拯救一个3岁男孩的生命。
唐旭光是合肥市肥西丰乐镇民主村的村民委员会委员,2008年,唐旭光第一次献血。在献血车上,他听了医生对中华骨髓库的介绍后,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入库登记表,并留下10毫升血样。
今年7月3日,唐旭光接到电话,“你和外地一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配型成功,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
“愿意。”唐旭光坚定地说。
7月8日,唐旭光来到合肥市血液中心做初配,经过随后的高分辨配型相和全面体检,中华骨髓库咨询专家认为唐旭光符合捐献条件。
“知道自己可以捐献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幸运。我听说有的志愿者很长时间都没能配型成功,而自己一次就配成功了。”唐旭光说,当他得知对方还是个3岁的孩子时,更觉得自己“做得对”。在医院打动员剂的这几天里,他每天都坚持爬楼梯锻炼身体。
但唐旭光的家人一开始并不同意他“冒这个险”,尤其是他的妻子刘翠琳。为了让妻子安心,唐旭光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给她看。国庆节,大儿子从外地回来,听说这事后举双手赞成,并和父亲一起说服母亲。看到丈夫和儿子都这么坚持,刘翠琳松口了。
“儿子告诉我,现在科技发达了,没什么危险。毕竟是救人一命,他愿意,我也不能拖后腿。”刘翠琳说。
唐旭光是我省第6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前的捐助者大多是医务工作者、大学生,基层村干部还是首例。希望通过唐旭光等人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安徽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