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的婚姻都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关关雎鸠”的诗经时代到如今的网络传情,婚姻与爱情,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但因为发生婚恋的时代在变,恋爱双方的沟通方式在变,所以婚姻的习俗与观念也在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三个不同时代的那些婚恋故事。
崔晓琳 马辉乐 见习记者 邵华
上世纪50年代:恋爱需要组织审批
黄保太(曾任村支书,1934年出生,1958年结婚)老人今年80岁,老伴李道英比他小5岁。在那个年代,恋爱故事就像一张黑白的默片,相较于现在的丰富多彩,显得有些暗淡。
黄保太说,当时普通群众的婚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名党员,要经过组织批准。“现在的年轻人想在一起就在一起了,那时候可没这么自由,组织不批准,恋爱都是不能谈的。”
李道英说:“刚开始我们只是认识,但都没有恋爱的想法。后来一男一女两个介绍人觉得我俩合适,我们才渐渐走到了一起。”
李道英说,结婚那么多年,二人在性格上都没有太大改变,老伴还是像刚认识时那么倔强,黄保太对她的评价则是善良如初。
“遇事商量着解决,相互理解,互敬互爱,”黄保太说,这是两人和谐相处的秘诀。
上世纪80年代:份子钱只需一两块
童乃翠(个体户,1962年出生,1989年结婚)在众人眼里是个女强人,精明干练,做事雷厉风行,前几年一周能赚两三万元的她,很感激有个能体谅自己的老公胡先庆。
董乃翠老家在肥东,家里姊妹五个,她排行老小。27岁的时候,她才在姑父的介绍下认识了丈夫胡先庆。“我丈夫也是个苦命人,他3岁时,父亲就过世了。”
“年轻时,家里穷,没有姑娘肯嫁我,一晃38岁了,我都准备一辈子打光棍了,却认识了她。见她第一面,我就知道她很能干。”他笑道。“那时候在农村,找媳妇都要找个子高身体壮的,能干活能持家,像现在这些干瘦干瘦的女孩子,很没有市场的,”胡先庆笑着说。
1989年两人结婚时,“真正的家徒四壁,我扛着自己的行李,他扛着他的行李,搬到单位借给我们的婚房里,就算成亲了。”
“那时候的份子钱,基本上都是一两块钱,最多不超过5块钱。不过按照当时的物价来讲,也还算贵的了。”胡先庆说。
“这些年,基本上都是她主外,我主内,但我从来不查账,夫妻两人,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胡先庆说。
2014:爱情第一位,物质也很重要
黄娟(会计,1990年出生,2014年结婚)是安徽阜阳人,现在合肥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她和她老公是大学同学,属于典型的“毕婚族”。
今年10月,刚刚毕业三个月,她就在一众闺蜜既不解又羡慕的眼神中结了婚。“没有房没有车,他家也不是合肥的,我们在这里属于白手起家,”她笑道,“结婚嘛,不一定要先买房买车,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我们以后都会慢慢赚回来的。只要他对我好,我愿意跟他一辈子。”
“老公待我很好,他是IT行业的,经常加班到深夜,但只要下班早一点,他都会做好饭菜等着我。”现在,小两口正在努力工作,积极攒首付。
但黄娟也承认,虽然结婚时没房没车,但算上买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摆酒席等,两人也花费了将近五万元。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黄娟却坚持结婚按照“老规矩”走,即提亲、定亲、结婚。并且也接受了婆家送给她的10001(万里挑一的意思)元的彩礼钱,以及结婚时婆婆给的1000元改口费。“钱不是问题,但是能否按照‘规矩’走,不仅可以判断婆家是否重视这段婚姻关系,而且也关系到面子问题,”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