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血迹、鞋印 见到他都会“开口说话”
2014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伤口、血迹、鞋印 见到他都会“开口说话”
市场星报记者零距离接触陈林,倾听“尸语者”讲述“鉴证人生”
记者 王涛 文/图
模拟实验,陈林(卧地者)在重现犯罪现场
 

陈林,安徽省公安厅唯一一位刑事技术与侦查指挥双料专家,畅销悬疑小说《尸语者》中“师父”的原型,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副处长,主任法医师。多年来,他转战于一个又一个犯罪现场,让隐形信息浮出水面,还原真相;他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攻克国际难题;他通过“犯罪行为”重建犯罪现场,找到隐形证据;他读懂尸体上信息,让证据“说话”……

9月25日,市场星报记者零距离接触陈林,听他亲口讲述自己的“鉴证人生”,揭秘如何重建犯罪现场,判断犯罪心理,刻画犯罪嫌疑人面貌……

伤口也会“说话”:是抢钱不是报仇

2010年4月9日,蒙城县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三代五口惨死家中。

当地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报警10分钟后找到犯罪现场,歹徒已经逃离。在犯罪现场,还有3万元现金,歹徒并没有带走。

当地专案组将案件定性为报复杀人,但没有能够找到任何重要线索,之后请陈林出马。

在合肥的陈林,当晚就查阅了尸体解剖照片,并根据尸体伤口推断,这是一起侵财杀人案件,并非报复杀人。之后,他又赶到现场,寻找到多处被人忽略的信息,成功为案件定性。

“肝脏上被刺了5刀,但都不深,而且5刀的痕迹平行,这说明什么?”陈林分析说:“肝脏受到重创,人将很快死亡,如果是寻仇,肯定直接杀死,不会有5刀浅刺的痕迹。而且,5个痕迹平行,说明双方正面相对,且体位相对固定,这是威逼伤。这就说明,凶手没有直接杀人,而是持刀控制住受害人,有威胁约束过程。威胁约束为了什么?只能是要钱!”

在该案件的现场,陈林还找到一摊血迹,他很快判断出,这些血迹是垂直滴落的,进而推断出受害人曾经在此处被控制一段时间,留下了这些血迹。

在陈林的眼中很快浮现出现场:歹徒一边拿着刀控制住受害人,一边在喊“你别动,动就搞死你,钱在哪里?”受害人蹲在地上,伤口有血滴落,女主人用带血的手打开自己的包,给歹徒拿钱……这时,隔壁有孩子哭着报警“你们快来啊,这里杀人了”。歹徒大为惊慌,杀害夫妻二人,又冲到隔壁,将孩子残忍杀死,之后来不及在现场找钱就仓皇逃窜。

犯罪现场被准确还原,犯罪分子被准确刻画,这起案件很快被成功破获。

看过现场他说:这个凶手是智障

2011年5月31日,芜湖市境内发生一起凶杀案件,两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古稀老人,被人残忍地杀害在家中,尸体被发现时已经高度腐败。

专案组对案件进行勘察走访后,发现嫌疑人使用的凶器是螺丝刀和砍刀。但按照盗窃—抢劫—杀人的思路侦查了半个多月,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6月17日,陈林赶到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一条条被忽略的信息慢慢浮现出来。

根据死者肠道内容物的迁移距离,可以判断出死亡时间在凌晨4时左右,现场的窗帘是放下来的,室内光线非常暗。死者的死因是打击造成颅脑重伤导致死亡,左脚踝有多道刀伤,背部有呈扫帚状的大量刀伤。

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现场被重建了:凌晨4点,一男子用螺丝刀撬窗入室行窃,过程中惊醒了受害人,在微弱的光线下,凶手猛击两个老人的头部,将两人杀死。之后,凶手又对倒在地上的尸体进行伤害。先是对脚踝连砍多刀,之后又在死者背部疯狂戳划数十刀。

问题出来了,在命案中,凶手在受害人死后伤害尸体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试探有没有死亡,一种是怕没死进行补刀。如果是试探,伤口太浅,没有伤到骨头,不像;如果是补刀,应该在颈部进行伤害,不应该在背部下手,这些损伤没有任何意义和目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陈林经过认真思考做出大胆判断:凶手的思维跟正常人不一样,这个人心智异常,应该是个智障者。专案组接到陈林的分析后,一位领导一拍大腿,“怎么没想到,隔壁就住着一个智障者!”

几个小时后,这起案件就破获了,正是隔壁的智障者入室行窃,目标是死者家中的一部DVD,被发现进而酿出命案。

垃圾桶“告诉”他:作案的是熟人

发生在1996年12月2日的蚌埠市于某“杀妻”案曾引起广泛关注,17年后,于某沉冤得雪,唯一的要求就是“帮我抓到真凶!”陈林帮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警方在侦查办案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为侦查指明方向的一步,就是案件定性。比如说,如果准确判断是报复杀人,那侦查范围就会小很多,行凶者必然与受害人有关系、有仇怨;如果是情杀,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如果是侵财杀人,范围就要大很多,是本地作案,还是流窜作案?

2013年8月14日,陈林赶到蚌埠市,开始对此案进行调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为案件准确定性。

事情已经过去了17年,陈林只能依靠各种材料来还原现场。通过现场照片、尸检照片以及卷宗记录,他首先明确了受害人韩某的死亡情况,系他人捂压颈部、口鼻腔窒息死亡,身体有轻微抵抗伤(说明有搏斗),有性侵,有死后加害损伤,死亡时间是在早饭后不久。

知道了这些内容,案发时间已经明朗,就是早饭后。那么凶手是如何进入现场的呢?是撬门、敲门还是溜门?

首先可以排除撬门,因为门窗无撬压痕迹。那么,敲门还是溜门的判断此时十分重要,可以推定凶手与受害人是否认识!

陈林仔细研究后发现了一系列的信息,受害人吃过早饭没有洗碗,早饭吃的是骨头汤下面条,骨头还在垃圾桶里没有倒掉;受害人所穿的衣物不是出门的装束,其外衣还放在室内;受害人正准备上班,钥匙和包都放在沙发上;案发现场没有激烈的打斗,时间正处于上班前,却没有邻居听到呼救声。

这些信息梳理出来以后,犯罪现场被重建了:受害人吃过早饭准备上班,一个认识的人敲门,进入客厅后双方发生矛盾,对方继而行凶。

就这样,陈林准确地还原了犯罪现场,为侦查指明了方向。两个月后,犯罪嫌疑人在逍遥法外17年之后落网。

记者手记

陈林从警27年,检验尸体2000余具,在他手中破获的疑难案件不计其数。在听他讲述这些真实的案例时,我们一直处在惊叹之中,一道伤口、一滴血迹、一个鞋印、一个指纹,都可能会成为他重建犯罪现场的重要依据,都会为他“开口说话”。明明是毫无关联的情节,却总能被他串联到一起,并最终成为证据。

我看过“鉴证实录”,也看过“狄仁杰”,而这位真实生活中的“尸语者”,比他们更加精彩。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