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点儿都不紧张,相反还非常期待。”昨天一大早,67岁的李磊(化名)被推入手术室,他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切除前列腺肿瘤。手术在2小时10分钟后结束,李磊今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了;而在传统手术时代,这个时间长达1至2周。
首尝鲜:退伍老兵成“吃螃蟹的人”
李磊是个退伍老兵,今年8月,这个乐观的老人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
家人很担心,但他看得挺开。“医生说了,只要手术了就没啥问题,我都上过战场,还怕这小小的手术?”
李磊的确不用担心。安徽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3日在安医大一附院安家落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当医生问他愿不愿意成为第一个让机器人“开刀”的人时,他爽快地答应了。
昨天早上,市场星报记者在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见到李磊,他坦言自己一晚上没睡好,“不是害怕,而是期待。”
手脚快:缝合伤口只要10分钟
上午10点,手术准时开始,主刀医生是安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梁朝朝。
穿着一次性“防护服”的“达芬奇”先是在李磊腹部打了4个5至10毫米的小孔,这就是手术的“入口”。传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开腹的刀口多在20厘米左右。
只见“达芬奇”将如同章鱼一样的机械臂伸进其中3个孔里,它们分别携带了摄像头、钳子和剪刀;还有一个孔是“辅助孔”,用来吸出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不过相比以往,这次手术出血量非常少。
梁朝朝坐在手术室另一端的操作台前,摇动手柄、按动按钮、踩下踏板,控制“达芬奇”的机械臂上下左右移动。插入肌肉间隙、切开组织、剥离神经……“达芬奇”像被施了魔法,乖乖地完成梁朝朝的指令。
一旁的显示屏上是放大了15倍的李磊腹腔世界,这也是梁朝朝在操作台的3D眼镜中看到的场景。正因为图象够清晰,梁朝朝在操纵“达芬奇”切除肿瘤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好”组织的完整。
缝合是“达芬奇”的拿手好戏。因为机械手臂可以灵活穿行,以往需要1至2小时的缝合,这次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梁朝朝说,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走动了,不用再像从前一样在病床上躺一两个星期。
高大上:操作机器人要识别指纹
“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没有过硬的临床经验,只能对机器人束手无策。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外科手术经验,包括对整个团队的临床经验要求都很高。”梁朝朝说。
据他介绍,安医大一附院已选派了泌尿外科、心脏外科、普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等五个科室的医生前往香港进修学习,并拿到了操作“达芬奇”的“上岗证”。这意味着,这些相关科室的病人将有望得到机器人的帮助治疗。
正因为“达芬奇”操作的精密性,它自带了识别功能,只会录入有“上岗证”的医生的信息,对指纹、脸型等信息进行智能记忆。这意味着在手术中,有“上岗证”的医生一离开“达芬奇”,它就会自动锁定,停止一切动作,除非这个医生重新开始操作。
业务忙:患者排队等机器人做手术
想让“达芬奇”做手术,费用可不便宜。市场星报记者了解到,具体的费用目前还在等待物价部门审核,医院也正在申请将机器人手术费用纳入医保。
虽然贵,但由于“达芬奇”在泌尿外科、心脏外科、普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等多个领域的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前列腺癌、肾肿瘤、膀胱肿瘤、冠心病、先心病、肝胆结石、肝胆肿瘤、胰腺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等病种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手术效果,排着队想让“达芬奇”做手术的患者还是很多。昨天一天,“达芬奇”就做了3台手术,今天还将有2台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