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夜间当街乱砍 民警鸣枪抓捕
“黄山变迁”折射出安徽旅游大飞跃
全省中小学图书馆 省级骨干培训开班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黄山变迁”折射出安徽旅游大飞跃
12年间安徽旅游总收入增长近17倍,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记者 董艳芬
 

☆开栏语☆ 新中国即将迎来65华诞。65年,记录着一个国家砥砺奋进的壮阔历程;见证着一个民族迈向复兴的耀世荣光。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从今天起,市场星报推出大型专栏《安徽力量——喜迎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一个个普通安徽人的岁月留痕和精彩故事,凝聚成为江淮大地上的历史记忆,记录着新中国65年的光辉历程。

星报讯 9月1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新建的游客中心启用,迎来第一个接待高峰。中秋小长假期间,平均每天有近千人前来小岗村,参观大包干纪念馆,探寻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

事实上,这只是安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小缩影。1979年7月,邓小平“黄山谈话”开启了安徽旅游业的发展之路。35年来,安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黄山旅游30多年来的变化,65岁的合肥人金寿虎感触颇多。

1984年6月的一天,在合肥工作的金寿虎应邀去黄山开会,那也是他第一次登上黄山。说起这次黄山之旅,金寿虎有着许多难忘的旅途记忆。“你可能想象不到,从合肥出发去黄山,我们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金寿虎回忆说,那个年代,合肥没有直通黄山的公路,他们早上5点从合肥出发,途经芜湖,然后在芜湖转乘轮渡过江,再经南陵、泾县、谭家桥,抵达黄山脚下已是晚上8、9点了。金寿虎说,当时黄山整个景区只有一台电话交换机与外界联系,配套的旅游接待设施很少。“那时上山下山基本靠走,一路上很少看到游客。”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山上宾馆里的房间还是双层床,一间房足足住了12个人。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金寿虎又去过黄山好几次。每一次,他都会感受这座安徽旅游“第一山”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合铜黄高速公路开通之后的变化就更大了。游客从合肥出发3个多小时就能直达黄山区,太方便了。住宿条件、景区管理、设施配套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金寿虎眼中的“黄山变迁”折射出安徽旅游的大飞跃。市场星报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我省接待入境游客仅45万人次,国内游客38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2.9亿元。而根据省旅游局年初制定的目标,力争在2014年底,我省将实现接待入境游客433万人次、国内游客3.7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430亿元的目标。12年时间,安徽旅游总收入增长近17倍,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