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拒诱惑,从误入歧途到主动诈骗
2014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难拒诱惑,从误入歧途到主动诈骗
和县“4·14”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开审,被告人自曝团伙诈骗内幕
马中法 蔡道林 记者 张发平 陶理清 文/图
40名被告人在法庭上受审
 

“我现在非常后悔,受金钱的诱惑,对许多家庭带来伤害。”昨日,在和县“4·14”特大跨国电信诈骗公开庭审现场,一号被告人董滨滨声泪俱下地自曝所在诈骗团伙内幕,以及她从被威胁“入伙”到主动实施诈骗的心灵变化历程。在庭审现场,40名被告人接受法庭调查时,大多数被告表示,他们难拒金钱诱惑,从误入歧途到主动实施诈骗。

庭审现场:40名被告人中多为“80后”

昨日上午9时, 在和县法院大法庭,40名被告人被法警依次带进法庭审判区,分成两排,并编号坐在被告席上。开庭前,他们不时回头向旁听席上的亲朋好友张望。

这40名被告人中,大多数人是“80后”,还有几名“70后”和“90后”。在诈骗团伙中,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代号,比如“宣”、“幺”等。在辩护席上,坐着一个约40人的庞大律师团队,为被告人辩护。

诈骗方式:瞄准大陆公民,冒充公检法诈骗

据了解,2012年以来,台湾籍“明哥”、“鸿哥”等人在柬埔寨金边市组织了针对中国大陆公民的电信诈骗集团。那么,该团伙是采取什么方式让受害人一步步掉入陷阱呢?庭审中,被告人自曝团伙诈骗内幕。

“一线冒充法院,二线冒充公安机关,三线冒充检察院或专案组。”据被告人段席良陈述,他是2013年3月进入该团伙,代号“柒”,担任“三线”,他们认为“三线”比较重要,叫受害人打钱,每天有3个至4个成功率。

“团伙平时有40多人。”被告人董滨滨说,受害人的账号是老板通过电脑打印出来给她们的,诈骗款按比例分配,一线提成6%;二线提成8%;三线提成7%,她本人拿到的工资提成是10万至20万元。

心灵变化:难拒金钱诱惑,逐步走向深渊

“我现在非常后悔,受金钱诱惑,对许多家庭带来伤害!”昨日庭审中,一号被告人董滨滨声泪俱下地说,她当初是被威胁“入伙”的,从被迫到主动都是因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其助理王月仙说,董滨滨答应一年给她15万,但进入团伙后,她的手机、护照都被控制,还遭到恐吓、殴打。

“他们叫来柬埔寨人持枪恐吓我们。”被告人陈潇说,他因为赌博输了钱,向台湾老板借了1万美金,后来老板说,“你来我公司帮忙一段时间,这钱就算了。”进入公司后,他的护照、身份证就被扣下,后来,因为他经不住诱惑,便主动开始诈骗他人。

同样,被告人鲍瑞峰当初也是被“鸿哥”以介绍工作骗去的,进入后就对他“洗脑”并限制自由。

数额惊人:团伙诈骗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据检方指控,自2013年3月,董滨滨、段席良等40名被告人先后加入“明哥”、“鸿哥”设立于柬埔寨金边市95街的诈骗团伙。至同年9月3日案发,短短半年时间,“明哥”、“鸿哥”犯罪团伙共诈骗大陆公民300余人,累计数额达3000余万元。

其中,最大的一起诈骗案例是2013年4月14日,“明哥”、“鸿哥”犯罪集团诈骗了和县居民圣某人民币634.7万元。

检察机关认为,董滨滨、段席良、李子楚等40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拨打电话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其中被告人冯雪平、王春艳的犯罪数额巨大,另38名被告人的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了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上述40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鉴于案情重大,涉案被告人数较多,和县法院计划安排5天时间进行审理,预计9月27日庭审结束。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