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玉壶春瓶
综合材料绘画:“新”鲜背后的思考
少儿书画大赛 增设创作奖
当代画家:少数光鲜 多数“潦倒”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综合材料绘画:“新”鲜背后的思考

 

周良

每届全国美展总是让人注目。今年的全国美展新增设了实验艺术和综合材料绘画两个展区。9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展”在河北省博物馆开幕,“新”是给人的最大感受。

衔接与创新的艺术

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这些就是综合材料绘画。“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展”上的作品,各种材料、各种构思,让人感叹这些艺术家们的构思很新。

“这能叫绘画吗?是艺术进步还是践踏文化?”现场一位老先生边看边感叹。对此,艺术家们则有自己的看法,葛晓宏介绍,其《文脉》作品,就是利用纸浆、活字印刷工具、印刷品、书脊呈现出从古代到现代文明与信息传播的演变。此外,王雷利用《辞海》转化为纸绳编织出来的《文化中国·大明》,顾奔驰利用彩线通过繁密严谨的多层编织出来的抽象画《无极线》都给人印象深刻。可见,在当下创作环境中,艺术家们思考如何利用多种材料与技术在二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公共展厅空间材料所带来的独特感受。

“这些作品具有传统的接续,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放在中国画、放在油画都可以,既是一种衔接又是一种创新,应该大力推广。”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如是认为。

综合材料绘画如何探索

“看看全国美展的作品,许多作品怎么入展了?”这是今年全国美展作品公开后,许多画家的质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也曾表示,“全国美展是否还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是个挑战。”

从推出综合材料绘画展来看,全国美展在做引导创作方向的努力,“绘画跟经济、科技一样,在新的时代具有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新的创作。”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也如此评价综合材料绘画。

“许多作品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属于综合材料的范畴,忽视了作品内在的表达与思考。”参展中有人提出观点。中央美院教授张元曾在复评时也表示:材料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如何实现艺术转换,拓展人类的艺术思维需要探索。他认为,“综合材料绘画”更多的应体现艺术家的创作上的转换,语言秩序的转换,对语言秩序的关心。

综合材料绘画以什么为主?以绘画为主?以材料为主?利用材料对应精神语言?怎样去反映时代精神,如何展现美术家自身的当下精神面貌?这需要美术家们去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