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南站各种换乘不用日晒雨淋
2014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铁南站各种换乘不用日晒雨淋

武家林 记者 宁大龙
 

为了方便市民,合肥南站交通规划中,对出行的9种主要方式(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慢行交通)均进行了组织规划。此外,总体换乘距离不超过300米。

“总的来说,合肥南站除旅客换乘距离很短外,所有换乘全部在地下或站内空间完成。”合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出租车换乘: “矩阵发车” 缩短等车时间

“出租车排队一排就是一两个小时”、“出了地铁口走到候车室腿都累酸了”……即使在近几年投入使用被公认换乘规划较好的一些国内铁路车站,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合肥南站出租车交通组织创新性地采用了“矩阵式发车”模式,这在国内也是首次。

出租车与高铁换乘设计采用“到发分离、上到下发”的组织形式,将极大地缩短合肥南站出租车乘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出租车乘客去合肥南站时,直接利用快速交通系统到达高架落客车车道边,直接进入车站候车室候车。乘客下出租车步行至候车室距离平均不超过35米。

铁路旅客下车后换乘出租车,通过线下铁路出站厅出站后直接步行至西侧出租车候车区,选择候车站台(共5个站台)排队等候出租车。乘客出站步行至出租车候车区距离平均不超过50米。

公交出行:南北分离、“互不干涉”

合肥南站除3条大运量轨道交通外,还规划了一条快速公交通道(徽州大道BRT),多条公交优先专用道,对地面公交进出站道路和场站用地进行了优先设置和充分预留。铁路轨道线下规划控制了能够满足27条公交线路落客、驳客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地面公交的优先快速通行。

合肥南站地面公交规划中,打破了国内枢纽公交的传统组织模式,创新性地采用“南北分离、到停发完全分离”的组织形式,这在目前国内火车站公交组织中尚属首次。公交线路采用“南进南出、北进北出”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绕行和乘客时间损耗。

城市轨道交通:3条轨道交通“汇聚”南站

在高铁南站,一共规划了3条轨道交通线接驳合肥南站客流,包括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5号线。负一层为综合换乘层,负二层为轨道综合站厅层,负三层为轨道1号线和5号线站台层,负四层为轨道4号线站台层。其中负三层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轨道双线同台换乘形式。4条轨道线延伸覆盖城市的主要客流走廊,为城市出行者迅速准时到达和离开高铁合肥南站提供了便利条件。

停车:东西两侧将建两大停车场

针对社会车辆的停放,在正在建造的合肥南站中,分别在东西两侧,预留了停车场供市民使用。

西侧为出租车场站,社会停车场场站,大巴、中巴停车场站;其中北部为出租车蓄车场,中部为出租车发车区、出租车上客站台及附属用房。南部为社会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及附属用房,社会停车场西南方向设有大巴、中巴停车场。靠近高铁站房区域为社会车辆落客站台及出租车上客站台。可同时满足400辆出租车蓄车、40辆出租车发车、213辆社会车辆停车。

而东侧为公交场站及附属用房,其中蓄车区分布在南北两端,南部靠近高铁站房区域为公交车落客站台。共设有27个公交车发车位和81个公交车蓄车位。

进站:共设四个进站口

合肥南站在东、西、南、北各设计了一个进站口,乘出租车或自驾旅客可就近选择进站口。乘公交、长途汽车到站的旅客,在地下负一层下车,进站时不会与自驾的乘客交会,这就避免了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因为南广场紧邻合宁高速,改建尚未开工,南入口暂时封闭。合肥南站是敞开式的,旅客只需通过安检便可进入候车大厅。

购票:北广场西侧设售票大厅

南站共设有6处售票厅,并设置了人工售票和自助售票两种形式。北广场西侧是最大的售票大厅,旁边还有24 个自动售票机,东侧有一处自助售票区。一楼南广场处也有一个售票厅和一个自助售票区;二层高架候车厅也可以买票,一处位于东北角,另一处位于西南角,这样可以方便经由高架桥直接进入二楼大厅的乘客购票。

相关链接 城际铁路南站选址已基本确定

星报讯(武家林 记者 宁大龙) 记者昨日从合肥市规划局获悉,本报日前独家报道的合肥城际铁路南站选址已经基本确定,将在高铁南站南侧、徽州大道以东、繁华大道以南的范围建造,而具体的规划和施工方案,目前还在进一步制定中。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