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 启迪智慧 静待花开
2014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递温暖 启迪智慧 静待花开
献礼教师节:专访合肥市锦城小学优秀教师代表
吴苗苗 记者 董方
 

在他们眼中,孩子是最美丽娇艳的花朵;在孩子们眼中,他们既像妈妈又像伙伴。在合肥市锦城小学,有这样一群心爱学生、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颗真爱的心守护好花园里每一朵花

采访过程中,陈万红老师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陈老师很优秀,她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省级优秀辅导员”,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包河区先进班集体、合肥市先进班集体。她撰写的论文《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获得巢湖市一等奖;《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在巢湖市第二届电化教育优质课说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获得巢湖市一等奖,安徽省二等奖。

陈老师更优秀的是她那颗真爱学生的心:“100个孩子就有100个家庭,家长把孩子托付给我,就是把全家人的未来托付给我,我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此外,她还善于发现孩子们自身的优点。“曾经有个孩子叫小坤,家庭背景造成他非常叛逆,但我发现了他非常独立。我想尽一切方法,用最自然、最无痕的方式经常关心他,也放手一些班干工作交给这个孩子。”不懈的努力最终换取小坤的成长与转变。另外,她还制定了班级评价体系“钻石之星”,孩子在校内得到的钻石之星表彰,她还会通知所有家长,激励获得好评的孩子,也让未获得评价的孩子学会反思。

“漂亮妈妈” ,柔情温暖每个学生

在三尺讲台上,张伟老师已经工作了17年,获得了很多可喜成绩:包河区“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所带班级三次获区“先进班集体”称号;个人获区“优秀班主任”;个人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区级获奖……

她用近乎“母爱”的柔情去温暖每个学生,是学生心目中的“漂亮妈妈”。她遇到过一个身患多动症的学生,在多次与家长的沟通以及细致观察后,她逐渐掌握走近孩子心灵的方法,她还常鼓励孩子写信给母亲,表达感恩的心。

聪明的她还总结出一套有效管理班级的好方法:让学生做集体的主人,让“学生们自己管理”的模式科学管理班级。为此,她花心思培养了班组骨干力量,锻炼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她还随时随地做检查指导,要求孩子做到的,她自己带头做到。

此外,为了鼓励孩子不断向上,张老师也制定了许多荣誉称号,如“一周之星”、“进步之星”等。每学期进行总结后,面对一学期内最努力的五名学生,她自费带着学生们“一日游”。“科技馆、大学校园都是我们一日游的目的地,尤其是参观大学校园,孩子们格外兴奋。”她说,每次看到一些平常没有什么机会来到校外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激动、好奇的表情时,她都备感欣慰。

以校为家,做好孩子健康 “后勤保障”

学校刚建校时,范宿老师就担任体育老师,经过两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功发展成为“合肥市排球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012年,学校刚建校就组建了田径、象棋、排球、射箭等项目的业余训练队;2013年更是取得了累累硕果:省“体育彩票杯”射箭比赛小学男子团体、小学女子两项团体第一名,省青少年棋类锦标赛小学男子组第五名、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两项第五名、区第九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

“每个孩子在体育课上都不一样,我会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并且耐心辅助他们、信任他们。”他手把手教孩子如何锻炼,更教会了孩子什么叫做团队,什么叫做协作。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训练水平,他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过节放假,为了训练和比赛任务,他全都泡在训练场上,以校为家,一心为了学校体育业余训练认真工作。刚工作两年的范老师,收到毕业生寄给他的贺卡和书信时被“感动坏了”,感受到学生们真挚的敬意,也让他更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寸时光。

幽默大师,开创神奇科学小补丁社团

孙倩倩老师是个“得奖大王”:教育教学论文《走在班级建设的路上》 省二等奖;教育教学论文《科学学科“引导自学”型课堂》 省二等奖;辅导科技创新项目《夜视插座套装》 区二等奖、市二等奖;辅导科技创新项目《儿童输液车》 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并多次辅导学生在《创想号》杂志上发表作品;教学论文《教师参与对科学课的影响》 区一等奖……

她作为科学组组长带领组员成功申报“合肥市科普示范校”;暑期拍摄科学DV《植物标本制作知多少》成功通过省级选拔并报送到国家参评;受市教研室邀请参加环境教育读本二年级的编辑工作,书稿将在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安徽新华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如果你听过孙老师的课,就会被她的幽默感折服,他们班的孩子真幸福!“哪位同学见过大树吃饭?吃的是米饭还是大馍啊?你们见过大树蹦蹦跳跳吗?”你能猜到这是孙老师在讲述大树的光合作用和移动吗?她坦言,“科学课上我希望我的孩子跟我打成一片,幽默感让我成功地俘获了他们的心。”这样的童心也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肯定,特邀请她负责环境教育读本二年级的编写任务。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并不相同,孙老师懂得这门学科不能只靠教知识来实现,她更多的与孩子们共同了解科学,与孩子们一同参与。她还创建了科学小补丁社团,让更多班级、年龄的孩子接触科学、了解科学。

用心等待花开,用爱点亮心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这是吴红霞老师从教14年来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她曾多次获得市区级课堂教学比赛奖项,所著论文在省市区获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集体”,个人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级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我常常提醒自己,面对犯错的孩子要冷静,不带着情绪去教育他们,要引导他们自我反省。”她不会用“高压政策”去教育孩子。“我会深入了解到‘问题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此后的日子,她无数次利用业余时间,与“问题孩子”沟通,同时注意沟通的方式和语言,用爱心与耐心去打开孩子的心结。曾经被同学排斥、被老师批评的孩子脸上有了笑容,渐渐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也更懂事更快乐。

将爱心留给班里孩子们的吴老师,常常因为忙碌而疏于照顾家庭,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她的孩子还在医院吊水,说到这里她的眼里泛着泪光。即便如此,吴红霞老师依然无悔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书香浸润,孩子成为不折不扣小书迷

王华老师在锦城小学是个“明星”,2014她执教的课例《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在第七届全国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她的论文《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心灵沐浴书香》在省教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她撰写的教学反思《我校语文多媒体教学应用大练兵听课有感》获得区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2010年她在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小学语文一等奖……

另外,她还是区课改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连续四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现正,她正在区教研室带领下参与编写《小学口语绿色评价》一书……

“以书香浸润人生”这个理念在她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完美的诠释。课内她十分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她通过多次家校沟通,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面对低龄的孩子,我推荐给家长的主要是绘本。而到三年级,我推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另一方面,她积极建设班级图书角,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现在,很多孩子从“要我读”慢慢变成了“我要读”,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书迷,每学期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阅读为孩子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终生受益。”王老师看到孩子们爱看书的样子时,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