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着我的幸福,骄傲着我的骄傲!
2014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幸福着我的幸福,骄傲着我的骄傲!
合肥市曙光小学孜孜不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成果丰硕
刁晓娟 吴苗苗
 

五个采访场景,五位讲述人,五位老师,共同诉说着发生在合肥市曙光小学幸福而又骄傲的故事。

“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对1500多名学生进行了100%的家访,老师们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困难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促进了师生、家校之间的感情交流……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感人至深,每个曙小人的心灵都受到极大的感染和震撼。”丁争妍校长感慨地说。

讲述人:陈亮老师女儿

用一颗有爱的心温暖一个班级

主人公:陈亮老师,从教23年,2006年来到曙光小学,2012年她所带班被评为“包河区先进班集体”。2013年,她班里的杨惠惠同学被评为合肥市“三好学生”。

我的妈妈工作23年了,我的妈妈陈亮老师最怕的事情是对于她的学生,她的爱付出的不够多。

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都教过,地方上的孩子教过,厂矿企业的孩子也教过。2006年,她来到了曙光小学。“你将来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做个那样的老师。”她说。她很愧疚陪伴我的时间太少,以前我不理解她,现在我渐渐明白了,一切都是爱使然。

她班里曾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小健,刚开学时,从成绩报告册上看到他在原来学校的成绩:语文5分,数学6分。“这在我23年的教书史上真是闻所未闻!这个孩子平时挺调皮的,在校外偷过自行车,去即将拆迁的屋子里捡废旧的钢筋卖。”妈妈说。

后来才了解到他父母早年离婚,他和哥哥跟着父亲过。父亲工作忙,晚上要九、十点钟才能到家。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于是,我的妈妈就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照顾小健,给他讲绘本故事,给他买新衣服,陪他聊天,带他来家里吃饭,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家人。

渐渐地,小健有了可喜的变化。《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我们爱科学》等杂志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对班级事务更加积极和热心,会在讲台上的空瓶里悄悄插几朵栀子花,自告奋勇和图书管理员一起去整理书籍……

谢谢妈妈没有抛弃小健,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讲述人:学生安安

成长之路充满感动与惊喜

主人公:王宏菊老师,曙光小学数学老师、优秀班主任。

在曙光小学,王老师一直享受着被同学们“宠爱”的感觉。

2013年6月12日,正值端午节,大家都在家包粽子过节,王老师却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腰部疼痛难忍,甚至不能正常走路。

“我知道,自己再坚持一个星期,孩子们就期末考试了,那时我也就可以安心地去住院了。”这是王老师写在自己日记本里的内容。

在王老师生病的那些天里,给她最大安慰的是班里的同学们,别看我们才三年级,可是却像什么都知道似的。“王老师,我去帮您拿水杯。”“老师,我搀您回办公室休息。”“老师,我们都会很听话的,您不要为我们再操心了。”成绩好的孩子主动帮助学习能力薄弱的孩子……同学们都很心疼她,下课的时候会来到她的办公室门口,“王老师,您慢点儿,小心您的腰……”有时候她疼得满头大汗,孩子们会不时地围在她身边,给她讲笑话,分散她的注意力。

终于迎来了期末考试,王老师也住院了。半个多月的治疗,她一点都不寂寞,“老师,让我们做你的孩子吧!”就这样,大家每天都给王老师带来欢声笑语,整个病房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病友老太太笑问:“小姑娘,你是干啥的?住院还那么忙?看你的手机从来就没闲着,每天你都乐呵呵,你的快乐已经感染我们了。”王老师笑着答:“我是孩子王,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

讲述人:同事 朱卉卉老师

用爱心和智慧谱写动人赞歌

主人公:杨淼老师,包河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合肥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两次荣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称号,多次获包河区“先进班集体”称号。

2006年,距离现在已经7年,但杨淼老师却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年,她班里有一个“受了伤的天使”——小楠。

小楠从不听课,不爱说话,也不与其他孩子交往,下课或做操时总喜欢自言自语,手舞足蹈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上课开火车读拼音轮到她时,她总是摇头摆手只往桌子下缩。和她上同一幼儿园的孩子告诉杨老师:“杨老师,她是傻子,在幼儿园就是这样,什么也不知道,男同学们老是欺负她。”

杨老师听到孩子们这么说小楠时,心头一紧。望着小楠紧张蜷缩的瘦小身体,她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然后,杨老师脑子里浮现出小楠以前有可能被同学歧视的画面时,不禁泪眼婆娑。

后来,杨老师得知小楠是幼儿园师生皆知的自闭症孩子,于是她决心尽力试一试,也许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灵。“我当时就很执着地觉得我不能放弃了小楠,我的心告诉我一定要拉这个孩子一把。”

小楠的每一个眼神、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次开心与不开心……都被杨老师捕捉,并慢慢地解读,然后再和小楠慢慢沟通交流,为了鼓励小楠,杨老师几乎用尽了所有能够鼓励的话语。

就这样坚持了两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课间时小楠竟然能主动到办公室向杨老师报告班级的事情,虽然孩子说的内容含糊不清,杨老师准备拉住她的手问个明白时,她却飞快地走开了,但这足以让杨老师兴奋不已……

无悔付出,只为你早日康复

讲述人:小贵

主人公:杨争梅老师,包河区骨干教师,合肥市优秀教师。

师德,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就是以爱自己孩子的心去关爱你的学生。“我知道很难,正因为难,我才更应该坚持下去。”杨争梅老师回忆起自己的教书生涯,眼神坚定,充满力量。

教书这么多年了,老师们是不是真的用心爱学生,学生的心里是很清楚的。

一次运动会上,我们班小进同学摔伤了,需住院做手术,当时正好赶上“五一”假期,杨老师放下家中所有的事,坚持去医院陪护。

“我明白此时的孩子身体和心灵都最脆弱,需要更多的呵护;此时的家长心情最沉重,需要更多的劝慰。陪在小进身边,我时而帮他按摩手脚,时而给他喂点开水……从无奈地看着孩子昏迷不醒,到揪心地安慰孩子忍受剧痛,到欣喜地听见孩子开口说话。终于,小进脱离危险了!”这是杨老师日记本里的内容。

此后,小进在家休养,杨老师和数学老师又亲自上门为他辅导功课。“这段经历,使我进一步体会到,关爱学生,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必须用道义去担当,用真诚去践行。”我们班同学都很心疼杨老师,本来就很消瘦的她,那段时间她变得更瘦了。

老师,最能照进孩子心灵的阳光

讲述人:同事 刁晓娟老师

主人公:郑玲玲老师,从教26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和“优秀中队”,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并获得“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郑玲玲老师的班里有个叫小峰的学生,顽皮,成绩一般,但单纯可爱。一天郑老师发现他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也不写,上课在不停地哭。当时郑老师就说这孩子身上一定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

原来小峰的父母正在闹离婚。“我了解到小峰的父亲是无业人员,妈妈在一家超市做推销员。平时家里无人,小峰经常是一人在家,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我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汇报给家长,多次和家长耐心沟通交流。经过多方努力,他的父母终于又言归于好,小峰也重新快乐了起来。”

郑老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还拯救了一个差点破碎的家庭。至今想起这件事情时,郑老师仍然难掩自豪……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