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深山呕心沥血,他们点燃未来希望
2014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扎根深山呕心沥血,他们点燃未来希望

2014年9月,傅言明和他新学期的8个学生
 

“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坚守”

人物名片:金寨县青山镇双桥小学教师 傅言明

报道回放: 2011年9月,星报刊登傅言明一人坚守学校24年的故事。

现状: 今年9月1日新生开学,双桥教学点共有8名学生前来报到,学生中有几个熟悉的面孔,三年前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还十分害羞,如今站在傅老师的身边乖巧了许多。

双桥小学只有傅言明一个老师,在他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各项规章制度,办公桌上摆放的是整整齐齐的作业本和备课笔记。每学年,在中心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评估中,傅言明总是“优秀”。

当记者问及傅老师新学期有什么心愿时,善良的他依旧将目光放在这些孩子的身上:“这些孩子的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

愿望: “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坚守在这里,因为我爱学生,我爱教书育人这个职业。”今年对于傅言明老师是特殊的一年,7月份他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校和家长的一次次挽留,让这位步入花甲之年的老师再次站上三尺讲台,一个人在艰苦偏僻的“微校”继续坚守着。 记者 程兆 文/图

2名老师托起5个孩子求学梦

人物名片: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小学教师 周自余、邹兴家

报道回放:2013年市场星报报道了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小学周自余和邹兴家老师及7个学生。

现状:周自余既是校长也是老师,他和邹兴家老师每天都会护送孩子上学,放学也陪送他们回家。学校建成几十年了,周自余老师每天都是如此。

昨日,记者再次翻过几个山头,来到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小学时,57岁的周自余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山里的孩子实在太苦,有条件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出去了。”下课后,周老师和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自己在山里任教已经有30多年。早年这个学校还有100多名学生,后来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如今,只有5名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学校只能开设一、二两个年级。

周老师说,由于这5个孩子分别来自两个自然村,距离学校都有两里路,山路不好走,为了孩子们安全,每天上学和放学,他和邹兴家老师都护送这些孩子们。

周老师说,这几名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因为条件简陋,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丰富孩子们课外生活。

愿望:周自余说,再过几年他就要退休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学校还能不能办下去。但是,他希望社会能够给大山的孩子多一点关爱。                记者 张发平

坚守讲台21年“盲教师”还想再教几年

人物名片: 太和县郭庙小学语文教师 郭岳

报道回放: 50岁的郭岳24年前,视力骤降,求医无果。3年后,他成了盲人。21年来他坚守三尺讲台,将知识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6月5日,市场星报曾报道了郭老师的感人事迹。

现状: 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之前,郭岳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的祝福。他用手抚摸着学生们寄来的礼物和贺卡,听家人为他读着信件上孩子们感恩的一字一句,欣慰地笑了。

1990年,郭岳发现自己的视力骤降,而且每况愈下。经医生诊断,他患了“视网膜晶体状变性”。患病后,郭岳到处求医问诊,但是病情仍日渐恶化。3年后,郭岳彻底失明了。为了继续从事教育,他申请从郭庙中学调到了郭寨小学带五年级语文。这一年,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在郭庙乡名列前茅。

因为失明,郭岳在教学中可谓困难重重,但他自有他的“秘密武器”:一台老式复读机,几盘磁带和一部手机。复读机、手机中,有课文的录音、教辅资料录音,还有不少文学作品的录音。生病后,妻子成了郭岳的眼睛,她把课文读出来,郭岳会用复读机录下来。改作业批试卷,郭岳会采用“面批”的方式。

愿望:“和学生在一起,我很快乐,我还想再教几年。”尽管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郭岳从未想过放弃,今年他担任着郭寨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班上有26名学生,每周他要上15节课,一节不落。

郭庙中心学校校长李安国感慨地说,郭岳的身体状况是符合相关退休规定的,但他一直不肯退下教学一线。                        记者 刘海泉

疾病缠身9年,他一直没离开三尺讲台

人物名片:界首市王集镇朱大庄小学老师 朱银凯

报道回放:朱银凯从教30年,9年前被发现患有多种疾病。9年间,他一直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舍不得那群可爱的学生,他一边吃药一边坚持上课。2012年7月市场星报报道了他的事迹。

现状:昨日,记者采访了今年51岁的朱银凯。“身体比起前2年好多了,然而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也一直困扰着我,但是我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孩子。”朱银凯说。朱银凯在同事们的眼中是一位对待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他即使生病期间也从不请假,都是在课余时间或午休时间去医院接受诊疗。”王集镇小学的校长牛汉卿说。

据了解,2008年,朱银凯辞去校长职务,回到家乡朱大庄小学任教。朱银凯在这所小学任教期间病情一天天加重,他还坚持代课,并义务承担起图书管理工作。看看教室门锁上没上,电灯、电扇是否关上,哪位学生的自行车忘在校园,还有没有学生待在学校里,成了他每天的牵挂。今年8月19日,他和学校的老师整理清洁教师卫生,搬桌子不慎踢坏右脚的大拇指,20日至23日去界首参加教师听课培训,他瘸着腿坚持去听课。他说:“对于我们在乡村教学的教师能有这样的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那是很不容易的!”

愿望:王集镇朱大庄小学已经开学了,根据学校的情况,朱银凯老师挑起了五年级语文课的教学工作。朱老师尽管身体不好,但他希望留在三尺讲台。“朱老师带领的班级班风严谨,为学校在镇里连年取得名列前三的好成绩。他本人因教学成绩突出获评先进。”王集镇中心校校长李学才介绍说:“2013年、2014年度,因教学成绩突出,王集镇中心校先后两度授予朱银凯优秀教师称号。”  陈慧芬 巩彬 记者 杨文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