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预亏王 预报净利跌53832%
大北农 “中国好老板”
福斯特今日上市
ST股“失宠”重组市场
3上一篇 2014年9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7家公司重组 壳资源平均市值18亿
ST股“失宠”重组市场

杨晓春
 

梳理今年17个借壳上市案例,被借壳的上市公司主要特征除了市值小(平均市值18亿元)、业绩低迷、股价不高(平均9.47元)等,与此前不同的是,目前ST股(包括ST、*ST)已不再是主角。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由于ST股本身因具备重组预期,股价被大幅炒高,高昂的重组成本令重组方望而生畏。

据统计,今年1~8月共有17家公司复牌进行借壳重组;停牌前壳资源市值范围自11.34亿元(东光微电)至27亿元(中达股份)不等,平均市值约为18.22亿元;壳资源股价范围则从3.06元(中达股份)至最高16.65元(万昌科技)不等,平均值为9.47元。市值较大的借壳案例主要来自于上交所,例如保千里借壳中达股份、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

与过往壳资源常常是ST股唱主角不同,在近两年借壳重组的案例中,特别是今年,ST股鲜有出现;数据显示,今年的17家公司仅有*ST贤成一家,尚处于停牌之中,目前的进展是已确定重组方为青海春天。

ST股不再受借壳方追捧,主要原因在于借壳的成本问题。

首先,很多ST股早就具备重组预期,股价被大幅炒高,这抬高了重组方的成本。例如,*ST昌九在去年5月曾最高达到40元,市值高达近百亿元。按目前规定,定增价格为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作为重组方而言,都希望尽量以较低的价格控股公司,从而降低成本。

其次,ST股的数量大幅减少。上述投行人士称,之前他做过统计,在摘帽新规实施之前,曾有上百家ST股,而目前这一数据是46家;今年不少壳公司其实之前都刚进行了摘帽。

此外,也有并购人士指出,考虑到重组的难度,负债较低也是壳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相比之下,ST公司大多数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会出现负债繁重的情况,而重组方更愿意选择一些干净的壳资源。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