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唯一的遗物是两封家书 “母亲随身携带,一直保管了40余年”
日军疯狂报复,一路烧杀 全村人躲在山上半年缺吃少喝
下一篇4 2014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星报记者独家对话蔡炳炎之子蔡浙生
家中唯一的遗物是两封家书 “母亲随身携带,一直保管了40余年”

蔡浙生在翻阅介绍父亲的资料
 

6 谈遗物 “父亲唯一留下的是两封家书”

作为蔡炳炎将军子孙中唯一在合肥的,记者在采访中很希望能看到蔡老展示一些将军的遗物,或是相关的物件。

“这个确实挺遗憾的,我没有父亲任何一件遗物,哪怕是一张纸。据我所知,我的兄弟姐妹那里也没有父亲的遗物,只有母亲那里曾经有过父亲写的两封家书。”

“父亲牺牲后,两封家书被母亲装裱起来,随身携带,后跟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一直保管了40余年。后来政协知道这个消息后,联系到我母亲,希望能够捐赠给国家。母亲欣然答应,现在,这两封家书的原件都在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陈列着。”

以下是两封家书的全文:

志学内子雅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沪站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据报载,上海江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亦奚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账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为此最要紧之事。保、亚、浙(指子保生、女亚兰、幼子浙生)等儿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时祺!

絜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七时

志学内子雅鉴:

连日致书,谅已邀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蔡的勤务兵)于此次过汉(武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长女)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幼子浙生)姿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时祺!

北平近来有信否?如无信来,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再者,本二十二日晚八时我等到苏州去。           絜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发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