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牺牲的时候我只有1周岁” “黄维亲自奔波,父亲被追认为烈士”
2014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籍将军蔡炳炎入选国家首批抗日英烈名录
“他牺牲的时候我只有1周岁” “黄维亲自奔波,父亲被追认为烈士”

记者 祝亮 文/图
黄维哭奠蔡炳炎将军
蔡将军和夫人及蔡浙生哥哥的三人合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其中,在1937年淞沪会战中牺牲的合肥籍国军将领蔡炳炎名列其中。9月2日,记者几经周折,拜访了蔡炳炎将军目前唯一健在的子女——蔡浙生先生,听他讲述了蔡炳炎将军牺牲后这70多年来鲜为人知的事……

1 谈印象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只有1周岁”

9月2日午后,合肥暴雨倾盆,记者冒雨来到位于濉溪路钢苑新村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开门的是一位高个、清瘦、和蔼的老人,他就是记者此行拜访的抗日烈士蔡炳炎将军的幼子——蔡浙生先生。

几句寒暄后,热情的老人就跟记者聊开了。“既然您叫浙生,是否是因为是在浙江省出生?”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了这个问题。

“不完全是这样,我其实是在安庆出生的,出生时父亲并没有陪在身边,而是在浙江公干,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蔡老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已经79岁了。“我出生在1936年,我父亲牺牲在1937年,他牺牲的时候我只有1周岁,所以对他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印象。”

“后来,我随养母去金寨生活,在那里上了学。因为我是国军烈士子女,所以上学不用交学费,并受到了其他方面的照顾。这时,我才渐渐对父亲有了最初的印象——一个抗日英雄、抗日烈士。”

直至改革开放后,蔡老在美国的生母,以及在台湾的兄弟姐妹相继和他取得联系,以及其他关注蔡炳炎将军的人开始向他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他才对蔡炳炎烈士逐渐地全面了解。

2 谈正名 黄维力促,蔡炳炎被追认为烈士

1957年8月26日,为纪念蔡炳炎将军殉难20周年,烈士生前在台好友,在台北举行“蔡炳炎将军殉国20周年追悼会”。

“记得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远在台湾的哥哥给我寄来了追悼会上的照片。看到照片后,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父亲能被政府追认为烈士。”

蔡浙生有了想法,就立即开始实施,他向统战部门打了报告,但要知道那时刚刚经历过一个特殊时期,要把一个国民党将军追认为烈士谈何容易。

眼看这个请求即将落空之时,却峰回路转,有热心的人将这份报告转交到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的黄维(国军中将,参加过淞沪会战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解放战争中,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手中,黄维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为此奔波,最终取得进展。

于是,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抗日革命烈士。

3 谈迁葬 “合钢厂房差点盖在了父亲的坟上”

除了为蔡炳炎将军平反外,另一件让蔡浙生自豪的事就是为父亲迁葬。

“父亲牺牲后,遗体被连夜转移到苏州,噩耗传到安庆,母亲就带着姐姐去苏州接灵。灵棺辗转南京、芜湖、安庆等地,最终由安庆用汽车运回家乡合肥。由于战争日益紧张,灵棺暂厝于城东郊夏大郢村头旱地。”

据史料记载,蔡炳炎将军灵棺到达安庆时,军政商学各界纷纷去江边迎灵,全程各机关、团体、学校放丧假一天,以示哀悼。

“因为战乱不断,父亲的灵柩,一直没有安葬。1958年,我来到合肥工作,我就地将父亲灵柩深埋于农田下面。”

蔡老告诉记者,大概就在蔡炳炎将军被追认为烈士的那一年,其单位也就是合钢公司准备征地新修厂房。而新厂房的位置恰好就是蔡炳炎将军灵柩埋葬的那一片区域。

“厂房要是盖在父亲的灵柩上,那怎么合适,于是一方面,我向合钢公司的领导请示,能否给我点时间把父亲的灵柩找到;另一方面,我向民政部门请示,能否将父亲的灵柩安葬到大蜀山。幸运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是很顺利地将父亲的灵柩找到了,而且棺木保存得十分良好,就跟新埋下去的无异。但民政部门却拒绝了我的请求,理由是合肥籍在外的烈士灵柩还有不少,大蜀山就这么点大,我这里口子一开,以后就可能会收不住了。不过幸运的是,省政府开会研究后决定,蔡炳炎将军迁葬为最后一例。”

就这样,在1986年夏,合肥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蔡炳炎将军的灵柩,迁葬于合肥蜀山烈士陵园。

“9月26日,合肥市政府在蜀山烈士陵园,为父亲举行了迁墓仪式,黄维、陈颐鼎都来了,我母亲也从美国回来了。浩浩荡荡上百辆小车,这个场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合肥绝对是罕见的。”

4 谈家人 “子女中,我是唯一健在的”

蔡老告诉记者,蔡炳炎将军有两任妻室,第一任育有一女二男,第二任也就是其生母赵志学女士育有二男一女,所有子女共六人。

“我是家中的老幺,我的哥哥姐姐们有的在解放前去了台湾地区、美国,有的留在重庆,就我一个人留在合肥。去年,我同父同母的哥哥在美国去世后,兄弟姐妹中就剩我一个了。目前和家中其他人往来的都很少,就和嫂子还有些书信往来。明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嫂子可能会到合肥来。”

5 谈影响 不忘父亲的“三爱精神”

谈到蔡炳炎将军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恩惠或影响时,蔡老跟记者开起了玩笑:“烈士子女免费上小学算吗?噢对,还有免费读中学。”

当然,蔡炳炎将军带给蔡浙生的还是一种精神。“我总结来说,叫三爱精神,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正因为有此三爱精神,他们这些抗日烈士和其他抗日军民,才能在残酷而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的三爱精神,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蔡炳炎将军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奉命率部5000人星夜驰援罗店一带守军。8月26日在同敌展开肉搏时,不幸中弹,英勇殉国。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全国

今天上午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

据新华社电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首都各界将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也将同步直播。

合肥

今日将举行纪念蔡炳炎将军活动

星报讯(记者 祝亮) 今年年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纪念日。记者从合肥市政协、民革合肥市委获悉,今天,合肥市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暨纪念抗日将领蔡炳炎将军活动。

今年的纪念活动中,将拟安排解放军战士向大蜀山文化陵园广场主纪念碑敬献花环、全体人员向纪念碑鞠躬致敬、全体人员齐唱国歌、放飞和平鸽、全体人员向纪念碑敬献鲜花、蔡炳炎亲属及有关人员向蔡炳炎将军纪念碑敬献花环等环节。此外,合肥市相关领导将看望蔡炳炎将军亲属,以及举行纪念抗日将领蔡炳炎将军座谈会。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1945年9月3日清晨(当地时间),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