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能仅算“经济账”
微声音
要想杜绝“啃老” 关键还在父母
一个“夺命涵洞”暴露多少责任漏洞
“街头生娃”是 医患不信任的写照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街头生娃”是 医患不信任的写照

□杨朝清
 

因为身患脓血症,山东残疾人杨红玉被医生建议流掉怀了5个多月的孩子,夫妻俩辗转多家医院却因为风险高未被接收。奔波中,只有7个来月的孩子被生在街头。(8月23日《齐鲁晚报》)

面对处境堪忧、亟需救助的病患,医生理应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然而,在巨大的医疗风险面前,以及医患关系恶化带来的“医患不信任”,多家医院选择了将病人拒之门外。作为老百姓“看病难”的鲜活样本,“街头生娃”的艰辛和悲情,固然是医德缺失的产物,也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密不可分。

在不少老百姓心目中,都存在着一种“技术依赖症”,即“没有看不好的疾病,只有医术不高明的医生”。这种偏差的价值判断,既源于专业知识的缺失,也源于媒体对医术的过度宣传甚至失实报道。一旦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进行“未审先判”——对医务人员的医术、医德进行拷问,却忽视了医疗行业尤其是孕产本身的风险。

在一个低度信任的社会里,信任只限于血亲之中;在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里,信任会超越血缘关系。面对高风险手术,一些医生选择“望而却步”,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缺乏救死扶伤的勇气和胆量,而且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发生意外,可能会带来紧张和激烈的医患冲突。

医生和患者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本应携手对抗疾病。一旦患者不信任医生,或者医生不信任患者,就有可能造成悲剧的上演。消解“街头生娃”的无奈和悲怆,固然依靠医务人员提高医德,也需要公众走出“医生万能”的认知误区,更离不开制度“兜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为正常的职务行为承担过高的代价,医务人员才有更多“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底气和勇气。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