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流动的文化符号
上班族该不该炒股?
下一篇4 2014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城市里流动的文化符号

 

C 文化:街头市井的鲜活元素

尽管我们的报刊亭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是在全世界来看,报刊亭却依然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并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巴黎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巴黎的报刊亭迎来了它150岁的“生日”时,身处巴黎的人们都“收到了生日宴会的邀请”,活动内容包含了一系列以报刊亭和新闻行业的历史发展为主题的展览会、研讨会等,在不同的报刊亭内也举行了主题各样的活动,众多新闻从业人员和普通民众都参与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报刊亭的喜爱和重视。

其实,无论是在时尚之都的巴黎,还是在工业革命的源头伦敦,又或是在人潮如织的日本东京,这些报亭、报摊,或前卫,或保守,或环保,或突兀,正是它们,凑成了这些城市细腻、生动、市井、鲜活的一面,它们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面。

香港:一度养活几代居民

如果你在香港逛街,除了新建带商场会所的屋苑外,你都有机会见到一些面积不大的书报摊。它一度养活了几代香港居民。面积是二英尺深,六英尺宽,比较老一点的是一个绿皮小空间,更多的是在茶楼、餐厅门外的小摊子,几个架子插着上百种的报纸杂志,还有香烟,口香糖,以前这些小摊子还卖小玩具,很久以前这种小摊子还有彩票卖,那个彩票叫大马镖,中了以后还要跟赛马结果挂勾的。那个时候中大马镖就跟现在中了大乐透头奖一样,可不得了啦。但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香港赛马会设立场外投拄站后,小摊子就没这些卖了。

回说报贩这行业,因为技术要求不高,入行门槛低,只要你摸黑早起,手脚勤快,要赚到糊口的生活是不太难的,所以很多老一辈香港人,持别是刚到香港的人,都是从这里开始他们的事业的。看过老片子的人大概都有机会看到四五十年代那些在路边叫卖报纸、当天头条的场景,这就是那些没有背景、没有技术的老百姓的其中一种生活方式。直到八十年代为止,很多刚从内地来到香港生活的人,也是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们在香港的事业。

英国:从街头报摊看伦敦的包容

在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对面一条主干道的人行道上,一个唐突立着的售报亭证明着伦敦的包容。老板Jenny坦言告知,这个报亭归她所有,曾有政府部门想将之拆除,但一了解,她这个报亭因为游人多、地段好,每个上午能卖掉3500份报纸,全天各种报刊的销售量可以达到5000份,便欣然作罢。

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常常走着走着,你就会见到一个装修精良的报刊零售店。每一个地铁站入口,则基本上都会设有流动的售报亭。一位英国女士从记事起就看着自己的父母每天在早餐时边喝咖啡边读报,所以每天读报现在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觉得报亭对一座城市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场所,“我就经常到报亭里买本《Time Out》,伦敦一周内各种演出、各种展览就尽在我掌握之中。此外,我还在报亭买过演出票呢!”她透露,不久前报上的一条消息很让伦敦人兴奋,有建筑设计师开始将设计的精力倾注到报亭身上,相信很快,街头那些报亭自己就会变身为时尚亮丽的景观。

西班牙:报亭是最常见的街头文化

西班牙的马德里是一个步调缓慢但又热情奔放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特色最鲜明的欧洲古典式建筑,有着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普拉多博物馆,也有着最丰富的街头文化景观。

报亭是马德里最常见的风景。马德里人爱读报,外出时顺手买份报纸,天下时事和他们最爱的足球,便全知晓了,因此,马德里的报亭很多。

著名的商业街PPINCESA大街上,平均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报亭。这些报亭,主卖报纸和杂志,也卖旅游用品和小的日常生活用品。马德里的报刊很多,市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买上一份报刊,边走边翻。那份悠闲,让这个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低迷的城市,有了自信而从容的情调。

韩国:“天天见”的书报摊叫“快乐小店”

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知道一个叫"morning365"的小店,更多的韩国人喜欢称呼它为“快乐小店”。事实上,它是一个连锁经营的书报摊,分布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报摊面积很小,但被各种书报、杂志装点得颇为鲜艳、醒目,因为它们,这座城市满城书报香。

外人多半会好奇"morning365"名字的来历,韩国人告知,这是因为市民每天都要光顾,报摊也是一年365天开放,因而得名,有中国常见广告语“天天见”之意。韩国人素有读报的传统和习惯,很多市民早晨出门,都是首先冲到书报摊,买上一份报纸,坐公车或地铁去上班的时间,便是他们的读报时间。

“不敢想象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书报摊”,一位酷爱读报的韩国友人开玩笑地说,“韩国人一生都逃不过三件事:出生、纳税和书报摊。”

法国:报亭成了景观

在巴黎街头,除了地铁标志外,同样能吸引人目光的,还有巴黎的报亭。这些有着绿色顶子的报亭,平时打开门,报纸杂志摆得到处都是。到了晚上,门关上,小报亭变成了一个圆柱子。柱子的四周贴有各种海报,当然最经常贴的往往是正在上映的当红电影海报。

说起巴黎的报亭,有两处比较特别的不能不提——在巴黎,要去最有文化的地方,你要去卢浮宫;要逛最热闹的街区你要去看香榭丽舍大道。殊不知,这两处的报亭,一样值得一看。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在欧洲,卢浮宫的古建筑是最有气势的,但就在这古建筑群中,间或点缀着很现代的报亭,两者相映成趣,也成风景。报亭的外面摆放着六七种法国的报纸和二三十种刊物。报亭的内部,则挂着明信片和各种各样的旅游地图。在报亭的外立面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不停地变动,这些封面热辣、浪漫,制作也很精美,其现代感与卢浮宫的古典与庄重互相映照。

日本:车厢再堵也要把报纸读完

日本的地铁很拥挤,特别是东京,在上下班高峰时可以用“沙丁鱼罐头”来形容,不过,再堵的车厢环境都不能妨碍日本国民在不停地晃悠中把手里的报纸读完。用一位日本新闻工作者的话说:“日本是世界上‘读报大国’,日本国民素质也是靠读报培养起来的。而早上买报,已经成为日本‘晨读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日本1都1道2府43县的土地上,分布着大约2.3万个报纸专卖店。日本的报刊零售点大都在靠近车站的地方,以东京都为例,几乎每个地铁站台及站外通道内都能找到报刊零售点,那是一种大小和中国书报亭相仿的小门脸,其间出售报刊、杂货、食品等。读报和坐地铁,这两种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被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