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日益增多,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希望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城市“风走廊”(或称城市通风廊道)一时间成为时髦的热词。合肥市方面也提出要在该市“三环三廊”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基础上,加强城市风道的规划研究,使生态景观廊道和城市风道有机统一,共同抵御雾霾。但殊不知,合肥其实一直就有天然的“通风口”规划,但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遭到破坏。省政协委员、合工大教授吴椒军就对南淝河、巢湖北岸等“通风口”不断遭到破坏感到痛心和惋惜。
“前辈”建议南淝河沿岸杜绝高层
合肥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考虑到合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频率较高,冬季盛行西北风,故将南淝河沿岸西侧低洼地区(东至南淝河、西到马鞍山路、北临屯溪路)定位为城市的“东南引风口”,作为实现空气自净能力的交互场所,性质定为不宜建设用地。
吴椒军说,前辈规划师们就建议南淝河沿岸要多做绿化、少建房屋,坚决杜绝高层建筑。但如今因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这样尊重自然规律的城市规划却遭到破坏。“此外,巢湖北岸及南淝河、十五里河两侧大部分地带也是合肥市通风口,但如今规划‘红线’的突破已经对自然规律造成破坏。”
吴椒军认为,打通“城市风道”,正是减轻雾霾危害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但如今城市高楼密集,且多呈环状发展,导致雾霾长时间停留,打通“城市风道”已刻不容缓。通风廊道完全可行,还能降温
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局长于波也从其专业角度分析了城市通风廊道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讲,在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建设城市通风廊道,让城外新鲜空气流通进来,把城内空气里的污染物吹出去,达到驱雾散霾,改善微气候环境的目的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还可以带走城市中的热量,缓解热岛效应。”
于波表示,规划城市通风廊道,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切忌陷入形象工程,甚至借机圈地的误区。“在城市生态规划中,不应有过多伦理的、社会学的约束,建一些形象工程,而应着重于功能性的考虑,能够真正促进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应从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在摸清城市风力资源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的前提下,让通风廊道主动适应风力资源环境;一旦城市规划不尽合理,违背了自然规律,也会造成城市风力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所以在鼓励和支持风力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