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阜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4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阜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改革风向标3

推动城镇化建设,“三年教育提升、三年卫生提升”

记者:民生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阜阳的民生工作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于勇:我认为,阜阳最大的民生还是要加快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强市,才能创造价值,才能惠及民生。阜阳未来的目标是把阜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几年,我们将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美好乡村五位一体加快发展。

要把阜阳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必须先行,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做好商阜杭高铁、阜阳到徐州快速通道、郑州至阜阳高铁准备工作,这无疑会给阜阳发展带来腾飞的翅膀。

记者:除此以外,今年的民生工作还有哪些具体的思路?

于勇:关于民生工作,我们初步制定了以下几个大的方向:一是要加快产业发展,因为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最大的民生。

二是提升城市综合能力,尤其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将继续坚持“三年教育提升、三年卫生提升”计划,今年将对市民关心的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文化馆、市民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步伐。

阜阳的长远发展在教育,阜阳的教育绝不能输在起点。优化提升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拉开城市的框架,加大道路、污水、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城市、维护城市、创造良好环境与生态,来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塑造。

五是加快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为主的城市建设,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休闲环境、工作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记者在采访期间了解到,目前,阜阳这枚被上帝撒漏的重要“棋子”正被重新激活:25平方公里阜合工业园建设得如火如荼,总投资高达80亿元的阜阳临沂商城带动颍泉区朝着“商贸名城”的目标飞驰,外环路建设、泉河颍河改造等大批民生工程也在加速推进。

改革风向标4

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管好用好干部

记者:改革是这个时期经常谈到的话题,阜阳自然也不例外。您认为阜阳当前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革?

于勇:就阜阳的形势及现状来说,放权和用人是改革的重心。简政放权是第一,其次就是要管好用好人。

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审批制度改革要坚持,没有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能够由下级行政机关实施的一律下放,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一律调整,确需保留的一律简化。同时,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能取消的取消,能减免的减免,能暂停的暂停,能降低的降低。简政放权,还要优化工作流程、优化组织架构。要让好事好办,难事不难,切实为群众解决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只有形成精干、统一、高效的组织架构,才能不误事,好干事。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严格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阳光行政;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转变职能,规范流程,提升效能,为外来投资者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当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要把阜阳建成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改革的路还很漫长,任务也很艰巨。

记者:对于推动改革,落实政策,干好事情,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那么在管人和用人方面,阜阳又做了哪些改革呢?

于勇: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招商引资过程中,阜阳正在开展“兴学风、转作风、清政风、树新风”的“四风”行动,以进一步优化环境、转变作风、促进发展。要坚持以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大力选拔任用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好干部”的鲜明导向,发现、培养和使用那些信念坚定靠得住、为民服务能力强、勤政务实作风好、敢于担当负责任、清正廉洁有正气的好干部,为阜阳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干部和人才保证;进一步完善“好干部”的识别机制,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识人用人机制;进一步用好用活阜阳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以岗选人、选贤任能,以人为本、知人善任,人岗相宜、用当其时。要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完善引进和使用优秀人才机制,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完善干部轮岗交流机制,确保年底前完成市直机关转任任务,不断拓宽干部转任渠道,不断完善干部交流机制;采取从基层遴选一批、公开招录一批、重点培养一批和挂职锻炼一批的办法,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机制。

记者:您多次在不同场合说阜阳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期。对于阜阳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您能简单的总结一下吗?

于勇:当前,阜阳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正面临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转移、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扎实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力度持续加大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和外部环境。同时,阜阳市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政策红利叠加释放,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后发优势开始发力,全市上下发展热情更加高涨、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发展前景更加美好。特别是2013年,阜阳市生产总值在皖北率先突破10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率先突破1000家大关,为阜阳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纵观大势,阜阳市已步入多重机遇的黄金叠加期、积蓄能量的加速释放期、转型崛起的重大转折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的多重优势日趋凸显。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用活红利、创新优势、聚好合力,统筹做好“抓改革、促发展、建秩序、惠民生、强党建”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