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之战”
2014年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矛与盾之战”

 

德国和阿根廷可谓是足坛宿敌,此前两队在世界杯赛场有过6次交锋,其中两次会师决赛。7月14日凌晨3点,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将上演“德阿决战”的第三季,一边是6战狂轰17球的“日耳曼战车”,一边是淘汰赛零失球的“潘帕斯雄鹰”——这场“矛与盾之战”,将决定大力神杯花落谁家。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6年和1990年两届世界杯,阿根廷与联邦德国连续会师决赛,那时阿根廷拥有如日中天的马拉多纳,进攻火力堪称恐怖,而德国人的法宝是赖以成名的钢铁防线。20多年后,德阿大战的“矛”与“盾”已悄然互换了角色。在巴西世界杯上,德国人6场比赛攻入17球,是32强中的头号“大杀器”,而阿根廷队只有8球入账,还不及对手的一半。尽管进攻不太给力,但阿根廷人却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后防天团”,6战仅丢3球、淘汰赛零失球的磐石级防线,将是他们对抗“德国战车”的最大本钱。

阿根廷队尽管拥有无所不能的“准球王”梅西,但他们的比赛缺少美感,淘汰赛前两场均以1比0小胜过关,半决赛120分钟与荷兰互交白卷,乏味的比赛让一众拥趸大跌眼镜。萨维利亚治下的阿根廷队似乎丢掉了他们的“足球浪漫主义”,对防守的极致推崇或许无法赢得球迷的心,但正是这条已经330分钟不失球的钢铁防线,让他们28年来第一次无限接近大力神杯。

然而,在梅西的加冕之路上,横亘着一辆超级强悍的“日耳曼战车”。尽管没有梅西这样的巨星,但德国队拥有一套实力均衡到无懈可击的阵容:穆勒、厄齐尔、克洛斯、施魏因施泰格、胡梅尔斯、诺伊尔……无论是战术打法还是人员配置,德国的“十一罗汉阵”都占有绝对优势,狂扫巴西的余威犹在,阿根廷人似乎很难找到乐观的理由。 综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