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的葬礼    ■许春樵
努力    ■徐 思 雅
美国的废物与珍宝    ■董静
挽歌送好友    ■张树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美国的废物与珍宝    ■董静

 

美国人有句谚语说得好:一个人的废物可能是别人的珍宝。在美国不管你贫富与否,买卖旧货已经成为开源节流的重要途径,很多家庭把这项活动作为教育孩子的机会,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知道赚钱的不易,这是一种双赢,人们早已习以为常。

这里家庭和政府旧物处置方式是拍卖和捐献。一般他们把需要处理的物品,在公共场所、自家公寓楼的入口处和网上用不同形式发布信息,看货、谈价、交易,价格都很便宜。在美国捡东西容易,丢东西难。按照美国的法律,废弃的物品必须运送到指定的地方,在购物中心、教堂庭院等处都会设置一些很大的旧物分类收集箱,市民可以把不穿的衣服和任何其他尚有利用价值的物品放在里面,整洁干净是必须的,不能脏兮兮的,以保证其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这里没有有偿回收废旧物资,所以没有拾荒、收废品这一职业。

美国新车的价格不高,二三万美元就可以买到相当不错的车,只要你的信用好,零首付即可把车开回家。可人们还是热衷于二手车,只要适合自己,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购旧车成了首选,价廉物美,保险便宜,何乐而不为。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锈迹斑斑的老车,我曾见过一辆汽车的天窗和后座玻璃全无,仅用塑料布遮挡却照开不误。

美国出租房或公寓里都不配置家具、电器,他们只装修厨房和卫生间,客厅和卧室铺上地毯,空空的房间需要自己添加生活用品。美国市场上的床和家具,价格很高。新移民最喜欢在旧物拍卖活动中购物,幸运的话有时几十美元就可以把家构建起来,经济实惠。

女儿一家居住在一栋三层公寓楼里,这里多数都是年轻人。美国没有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他们工作、求学在这个城市,人口流动性大。频繁的变迁经常会有一些旧物(崭新的或者七八成新的),沙发、床、餐桌、电器、书等生活用品包罗万象,摆放在楼梯处的平台上,无偿地供有需要的人选择。

一次我看到平台上一个多层的金属文件架,这是女婿一直没有买到的心仪物品,他的论文资料多,放在一起杂乱无章。我自作主张地把它拿回了家,擦洗干净后放在写字台上,把桌子上的文件归类整理收纳其中。虽然桌面上整齐敞亮了,我心里却忐忑不安,怕招埋怨。孩子们回家非但没有怪我,还表扬了我,说物尽其用挺好的,他们来美国后观念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前些日子,女儿的邻居韩国人举家回国,他们早早地张贴了处理物品的通知:搬家大拍卖,有需要的请在4月19日(周六)下午一点至五点上门选购。一般大家多少都会去选购一些,不光是因为便宜,按照女儿的话说,在外都不容易,能帮就帮帮吧!孩子们一下买了两个实用又漂亮的衣柜和一个购物小推车,共计30美元,韩国朋友很感激,另送了一个精致的大花瓶和一个工具柜。

变废为宝,各取所需,在美国已形成了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社交的方式。美国人喜欢定期淘汰家里的旧货,爱在旧物市场慢慢地淘所需物品,他们并不介意淘的是旧货,而且乐此不疲。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