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炮轰校长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非常道
微声音
“安全员”不应是“稻草人”
下一篇4 2014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教授炮轰校长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梁江涛
 

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就餐特权。厦大校长朱崇实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校女教授谢灵公开信指责的说法不实,他并无特殊待遇。他说公开信的不实说法对他本人和厦大“诽谤”,让他感到非常生气。但他不会追究责任。只是此前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做调查。(7月8日《中国青年报》)

一则新闻,曝出两件糗事。一个是校长就餐搞特权,校长来了就有热饭好菜;一个是女教授学术不端受调查,恼羞成怒“诽谤”校长。希望教育部门在应对这件事上别拉偏架,一来据称女教授手里还有手机拍的照片,二来即便女教授本身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并不影响她炮轰校长的正义性,桥归桥,路归路,一码归一码。

女教授公开信的内容将当下大学里的生态描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这几句话:在政府官员面前,作为校长的你低头哈腰;在教授们面前,你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不难看出,女教授炮轰的何止是校长就餐特权,但她的发飙一如堂吉珂德大战风车,带来的反思却没有一丝娱乐的元素。

教授炮轰校长在民国时期是稀松平常之事。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顶撞到校视察的蒋介石时,有过一个著名的观点:“大学不是衙门”。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以鲁迅等为首的20多名教员,集体辞职,历时两个星期,逼着撤掉接替沈钧儒来当校长的夏震武。1913年前后,教育部任命北大校长,北大方面回应:水平不行不准来,还没上任就被赶走。北洋时期,北大校长像走马灯似地换了十多任,好几个都是因为遭到师生反对而悻悻离开……

那个年代的大学教授之所以敢叫板校长,就是因为教授治校已蔚然成风。教授治校,学术至上,行政其中。校长治校则是行政凌驾于学术之上,而非行政为学术服务。两个路径,两种大学,前者是学问磁场,后者是浮躁官场。因此,女教授炮轰校长未必不是好事,再引教授治校的话题。如果能推动高校改革,使教授治校得以回归,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管理上去行政化、去官场化,那么,就能回应“钱学森之问”,就能造就一流大学。果如是,教授炮轰校长就会成为常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