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理财产品年中“爽约”
新华保险快速理赔 境外意外险127.1万元
POS贷解决贷款大难题
签证代传递助力出境游
携手《变形金刚》捍卫正义
下一篇4 2014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收益理财产品年中“爽约”
6月市场平淡无奇 下半年理财市场不容乐观
实习生 陈炜 杨冬伟 记者 邹传科
 

一眨眼,上半年已经画上句号,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一路走低,银行理财不温不火,尤其是6月份预期的资金紧张情况也没出现,理财产品收益率平淡无奇。进入7月,也就进入下半年,投资者该如何理财?理财师表示,下半年市场资金预计不会比上半年紧张,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很难大幅走高。

六月理财市场平淡无奇

年中揽储时点已过,但很多投资者对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收益不太满意。事实上与去年相比,今年年中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数量确实偏少,去年6月底短期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井喷式爆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很多都冲上了7%以上,相比而言,今年的理财产品市场高收益产品数量不如去年多。金牛理财网统计显示,去年6月下旬,商业银行新发行的收益率超过6%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154款,而今年仅有82款,相差近半。

而与去年相比,从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来看,上周与去年6月的最后一周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而多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年中效应”尚在,只是效果不如往年。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给力,互联网理财产品“宝宝”们的收益率也是难以让投资者满意。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1月至5月,全部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5.60%、5.27%、4.54%、4.49%和4.20%,5个月时间平均收益率下降了33.33%。

下半年理财市场不乐观

进入7月份,也就进入下半年,理财市场将迎来哪些变化?

本周一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要求从7月1日起实施。此次调整对存贷比分子、分母的范围进行了调整,但并未取消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这一调整被市场视为又一次“微刺激”。对此,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此次调整定向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季末、年末的揽储压力,但短期内并不能令季末拉存款揽储行为完全消失,而与其共命运的“高收益理财揽储现象”也不会完全消失,但“季末效应”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未来将会有所减弱。

普益理财分析师则表示,考虑到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不错,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在中期内将继续维持下行趋势,下半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还不如上半年,目前仍是投资者享受上半年较高投资收益率的最佳时段。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