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科技重组“告吹”,这是今年第5家
财经新闻
我省牛羊产业大鳄将“抱团”发展
安徽三个开发区入“千亿俱乐部”
我省发明专利申请量 累计突破10万件
下一篇4 2014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上市皖企资产重组“不太顺”:
长信科技重组“告吹”,这是今年第5家

记者 丁林
 

在经过三个半月的等待之后,投资者终于等来了上市皖企长信科技关于重组的最终公告。但一份重组失败的公告换来的却是股价大幅杀跌。从皖股范围看,据不完全统计,长信科技已是今年以来第五家重组失败的公司。

【事件】 长信科技重组遭“滑铁卢”

对于之前一直“顺风顺水”在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的长信科技来说,昨日刊登的终止公告,犹如一脚“急刹车”。

至于失败的原因,长信科技解释为:“由于标的企业的相关资料未能按时取得,影响了重组的进程,谈判中双方在核心交易条款上存在较大分歧,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公司从保护全体股东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稳定出发,经慎重考虑,决定终止实施该重组事项。”

为进一步整合触控显示产业链资源,2014年3月12日,公司与目标企业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3月13日公司申请重大事项停牌,3月19日发布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

不过,对于希望通过资产重组来分得一杯羹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小打击”。截至昨日下午3点,长信科技“领跌”皖股,跌幅4.62%。

【观察】 今年第五只重组失败皖股

从皖股范围内来看,长信科技并非今年首家重组失败的皖企。据不完全统计,之前已有四家皖企重组失败。

为增强雷鸣科化的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公司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拟向雷鸣科化注入资产。一周前,雷鸣科化公告称,受国内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影响,本次重组拟注入资产未来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遂终止重组。

6月11日和13日,另外两家上市皖企中发科技和安科生物也相继刊登终止资产重组公告。

时间再往前推到元旦过后不久,荃银高科也终止策划资产重组。

【分析】 投资者要“擦亮眼睛”

“一般来说,重组失败的原因不外乎公司盈利前景不明、重组双方有分歧以及证监会的政策限制等因素。”证券分析师孙智磊表示。

改革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为了寻找新的盈利点,并购重组很热。相关统计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全国500多家上市公司参与重组,但终止失败率也高达近三成。

那么投资者究竟该如何炒作重组股?孙智磊称,当重组已成常态后,投资者必须得擦亮自己眼睛,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除非对一些重组股拿捏有道,有比较好的把握,否则就像一场豪赌”。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