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七中:呈现给您一个别样的校园
2014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七中:呈现给您一个别样的校园

教学区建筑群与中心广场的实景
充满欧陆风情的合肥七中新校鸟瞰图
宁静雅致、温馨如家的学生公寓实景
标准的运动场正在铺设草皮
 

“这里环境非常好,同时,人文景观也好,走在校园,看到这些楼房建筑,心里特别舒服。总之,孩子要能来这里学习,我们家长就放心了。”合肥50中九年级学生家长万女士这样评价合肥七中新校区。她的孩子今年参加中考,所以特别关注高中学校的动态。此前,她已经约了一批家长去学校看了一次。家长们还表示,现在也经常浏览学校的网站,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动态。

万女士所关心的也是合肥众多家有中考生的家长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合肥七中新校区将于今年建成招生。根据合肥市2014年中招政策,合肥七中2014年高一招生1200人,全部在新校区就读。目前新校的建设情况怎么样?会带给合肥市民哪些惊喜?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资源整合,打造合肥高中教育旗舰

合肥七中新校区位于高新区方兴大道和望江西路交口东北角,毗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校园占地面积235.7亩,总投资约5.9亿元(不含土地费用1.8亿元,不含可移动教育教学和寄宿设施设备配备费用),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20个班,可满足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4500名学生寄宿。

杨开仁校长特别强调:“新校建设期间,一直得到合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物价局、人社局、交通局、编制办、高新区、招投标中心、公交集团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学校,就建设、装备、师资、交通等进行全方位的协调和指导。合肥市教育局、高新区还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全面统筹协调合肥七中新校的建设、启用,高效协调解决相关困难。今年9月,合肥七中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迎来第一批1200名新生。”

“合肥七中新校区将成为合肥教育发展新的动力引擎,成为延续合肥教育辉煌的重要保证!”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风格典雅,每间教室设60个小隔柜

谈到新校,心系七中、心系新校的杨开仁校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合肥七中新校区的占地面积是老校区的7倍,可容纳的学生数是老校区的3倍。”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极有利于学校“施展拳脚”。“为了新校建成后少留遗憾,学校管理团队从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到整个建设过程都全面、深度介入。”比如,新校区用地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全部建筑也因形就势而建,整个校园没有两个建筑在一个平面上,错落有致的建筑和场地通过道路、台阶融通、连接。校园建筑风格为简约的欧派和淡雅的徽派的有机融合,既新颖独特,又蕴含书香氛围。

校园中心广场借鉴了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心广场的设计风格,叠水流觞,绿草如茵。与中心广场相望的校园一隅,取土成池,筑土成坡,垒石成桥,立柱成亭,灵动校园,生机尽显。

新校教学区由六幢教学楼组成,每两幢楼围合成一个庭院,未来为一个年级。教师办公室全部位于教学楼的东端,便于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联络沟通。教学楼走廊为4~4.2米宽,为短暂课间学生嬉戏、活动提供了超大空间。每间教室均利用空间设置了60个小隔柜,供学生存放书本、作业, 新校南、北、东设置了三个大门。南门为形象礼仪之门,庄重、大气;北门为便捷实用之门,未来为学生进出校园的主要通道;东门为绿色生态之门,呼应高压走廊绿带。

学校围墙外植冬青、内攀蔷薇,成为绿色篱障,有围墙而不见围墙。校园植物乔、灌木配置达150余种,品种全、品位高,树径大、树形美,色彩丰富,四季有花。

“那些很风格化、很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在之前多次反复研究论证新校规划设计时提前考虑、积极争取才取得的”,杨开仁校长颇为自豪地说。

设施完备,图书馆是标志性建筑

合肥七中新校区基本建设投资概算为5.9亿元,这在目前合肥的高中学校中是最高的,在全国也并不多见。在七中新校走一圈,我们鲜明地感觉到,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以“品位、人性、便捷”为原则,既相对独立,又和谐连片,功能完善,布局美观,绝对堪称全国一流。

学生理、化、生实验室按8:8:8标准配备,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实验区同时安排通用技术教室6个,生态园1个。

综合艺术楼北楼为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室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南楼全为社团活动用房,可以满足各类社团活动需求。校园电视台、学生广播站、校报编辑部等全部置于该楼之中。

体育馆为二层大空间建筑,一楼为小球、健身场所,二楼为篮、排球场地。二楼同时为2000人集会的备用空间。

学校礼堂位于南大门入口处,为整个校园的屏风式建筑。礼堂集大型会议、学术报告、文艺演出、影视放映等多功能于一体,设施设备专业、齐全。

图书馆位于学校景观中轴线上,地面十五层,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书库、师生阅览、教师教研、学术报告、微格教室、专用教室分布其中。馆藏图书按50万册空间预留。

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高投入、高起点,对接当前最领先水平,满足未来现代化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所有要求。新校文化建设和新校建设同步实施。

规模空前,

为合肥最便捷寄宿制学校

新校区远离市区,很多市民对学生的住宿问题比较关心。杨开仁校长做了详细解答:“七中新校区能容纳4500人住宿。学生公寓由八幢六层楼围合成五个花园式宁静雅致、温馨如家的庭院。每个房间均为下桌上铺的标准四人间,空调、风扇、橱柜一应俱全。公寓区负一层安排有洗浴、非机动车存放,楼顶为学生集中晾晒区域。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公寓区还设置有学生集中自修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学生宿舍全为多层建筑,学生无须乘坐电梯。既可避免高峰时间的拥堵,又有利于同学们锻炼身体;校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大空间转换最多用时在3分钟以内。可谓是合肥最便捷寄宿制学校。

“通过前期到各成熟寄宿制学校大量的考察和学习,结合学校特点,合肥七中已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寄宿制管理办法。学校将按照学生身体发育规律统一安排生活起居;学校严格有序的作息时间,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要求,有利于克服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任性、惰性、依赖性、散漫性、挑吃挑穿等不良习惯和人性弱点,逐步涵养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杨开仁校长表示:少数因特殊原因确实不宜住宿的学生,申请审核后可采取走读方式,学校将进行跟踪培养。

对于市民较为关心的学生就餐问题,刘小华副校长给了大家一番放心话,“学校食堂为四层建筑,自动扶梯通达各层,可容纳4000人同时就餐。经过严格筛选、招标引进的超高资质的两家餐饮企业即将进驻。在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和学校的共同监督下,两家企业将在竞争、合作之中给广大师生提供卫生可口的饭菜、最优质的服务。另外,校园内超市、书店、医务室等均就近设置,可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要”。

合肥七中新校区的交通也备受关注。经过多方调研,今年4月初,合肥七中新校区公交线路设置方案“出炉”(详见交通示意图),重点针对学生出行特点,满足出行需求设置,方便对接市干线公交。

一个别样的魅力校园值得您细细品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