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规范治疗,70%至80%患者可治愈
2014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至3%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但男性患者采取极端方式的更多
及早、规范治疗,70%至80%患者可治愈

朱世玲 记者 李皖婷/文 程兆/图
抑郁症门诊,医生和患者在交流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抑郁症门诊
 

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30%。由于对抑郁症识别缺乏科学依据,患者很难在早期自我评估和判断中发现是否患有抑郁症,等到症状严重后才选择就医,却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被大多数人称为“想不开”、“小心眼”、“心病”的抑郁症,到底为何有如此大的破坏力?面对日益激增的社会压力,脆弱的个体该如何应对?事实上,作为一种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并非“精神癌症”,只是可防、可治的“心灵感冒”,只要及时、合理、规范治疗,70%至80%的患者都能被治愈。

100人中有3人患有此病 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克永是一位抑郁症治疗专家。他告诉记者,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如同身体感冒一样,抑郁症也被称之为“心理感冒”,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2%至3%。

不过这种“感冒”的危险显然要大得多。有资料显示,在自杀人群中因为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系统治疗最后导致死亡的占40%。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迄今为止,医学界对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不过王克永表示,抑郁症除了与遗传因素、个性特质等有密切联系外,工作不顺心、夫妻关系差、考试失利等生活事件,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什么人容易患上抑郁症?据了解,女性比男性易患病,但男性由于情绪的自我宣泄能力较差,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往往要比女性严重得多,采取极端方式来解脱的也更多。

心情抑郁、身心疲惫、自我评价低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

“我每天都没力气,整晚睁眼到天亮,不想出门,也不想见人,觉得啥都没意思。工作也辞了,我觉得自己现在什么工作都没法做。”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焦虑抑郁门诊,陈方(化名)正在门口踱来踱去,47岁的他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很多。

王克永每天都要接待不少陈方这样的病人。情感低落、思维迟钝、行为减少,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望、无价值,是抑郁症的“标签”。

心情抑郁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会尽量回避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

多数抑郁症患者还会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此外,他们对自我的评价非常低,轻则有自卑感、无用感、有无价值感;重则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有强烈的内疚感和自责感,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抑郁症有时并非单纯心理问题 还可能藏匿于躯体疾病中

在综合医院的内科病人中,1/3伴有抑郁症,外科病人中也有许多人伴有抑郁症。有资料显示,抑郁症状发生率在一般人群中是5.8%、慢性躯体疾病患者是9.4%、一般住院病人33%、老年住院病人36%、门诊癌症病人33%、住院癌症病人42%、脑卒中病人47%、心肌梗塞病人45%、帕金森氏病病人39%。

“还有一些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症状表现为躯体疾病,比如头痛、胃肠功能不好、心脏疼痛、睡眠障碍、突然消瘦等。”王克永说,这样的抑郁症患者更易被忽视,他们辗转于综合医院诊治,但各种身体检查的结果都正常,找不出病因。

70%至80%的抑郁症患者可治愈 但识别率和治疗率都很低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焦虑抑郁门诊平均每天要接待50个病人,病房里也长期住着80个病人,在这里治疗的主要是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

根据粗略估计,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年门诊人次在20万人,其中抑郁症患者占到了10%至15%。相比庞大的发病人群,还有很多患者未能得到专业治疗。

在王克永接触的抑郁症患者中,有的已经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且严重到必须要住院治疗,但患者和家属都不愿意,最终酿成悲剧。更不必说那些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了,这个数量让王克永“不敢想”。

“中国人要面子,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产生很强的病耻感,回避医生,很少主动求助心理医生,更不谈来精神病院治疗。”王克永说,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有很多已经发展为重度了。

抑郁症的治疗分为心理和药物治疗两部分。王克永表示,只要及早、规范治疗,70%至8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而且不会影响智力。相反,如果讳疾忌医,除了可能会走上自杀的“不归路”,还可能最终发展为慢性抑郁,大大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