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效能 凝聚发展要素 推进城市变革
2014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宣城市市长韩军:
提升政府效能 凝聚发展要素 推进城市变革

 

改革推动宁宣合作 交互发展进入深水区

宁宣进入“热恋期” 十大重点领域深度合作

2014年4月份,一队来自台湾的旅行团来到宣城游览了敬亭山等景点。4月下旬,又有4批来自台湾的团队来宣城旅游。

今年以来,宣城市旅游局与宣城中青旅合作,加强在台湾市场宣传营销,推出南京-宣城-黄山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得到了台湾旅行社的认可。

除了南京-宣城-黄山精品文化线路外,宣城市旅游局和中青旅还编制了黄山-杭州-宣城以及黄山-杭州-宣城-上海等旅游线路。

都市圈旅游联合促销只是宁宣合作的一个侧面体现。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中心城市,文化旅游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今年6月12日,宣城市发改委赴南京市发改委,推进了青奥安保、产业新城、文化旅游、交通、农业、科教文卫等10个重点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对加快启动宁宣产业新城合作达成推进共识:建立推进工作会商机制,两市分别成立由分管副市长领衔,相关区县和部门、合作园区参加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任务、加快进程。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争取2014年内两市签署宁宣产业新城合作框架协议。

完善城际交通 成就区域经济一体

南京市民韩女士一直关注当地楼市涨跌,她敏锐地发现周边以碧桂园为代表的都市圈楼盘大举“围攻”,而亮相的又一家宣城楼盘项目却以“养生”为主打,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都成为其配套,据称有九成的意向客户均为南京人。

可问题是,楼盘有了,交通却很不方便,韩女士无论如何也不敢买。

这其实也是宁宣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交通跟不上,如何能加强合作?

《都市圈综合交通协调规划》(2012-2030)的编制,明确了宁宣、合芜宣两个综合运输通道作为都市圈与长三角联系的第二通道的重要地位。

高速公路方面,宁宣杭高速正分段建设,宣城至宁国段2013年8月份建成通车;宁国至千秋关段2014年底建成通车;连接南京市境内宁高高速的狸桥至宣城段已完成施工准备,2014年内开工,宣城段全线将于2016年建成通车。干线公路,S450宣狸快速通道在宣州区狸桥镇连接江苏S123省道,全长37.4公里,一级公路。

此外,南京—高淳—宣城—泾县城际铁路宣城市境内线路已列入安徽省《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属于安徽省“十三五”铁路规划内实施项目。

改革风向标3

破解行政效能之困 开放心态迎改革大局

记者:十八大以来,行政服务改革一直是政府改革的热点,宣城市在推进行政服务的改革、行政审批、政务公开等方面,如何创造一个适宜于就业创业的政务环境?

韩军:宣城从行署改为市,人的思想观念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推动干部行政服务变革,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去年,宣城对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今年精简65.2%。

2013年的省政府政务工作会议上,我作为代表发言。今年宣城市将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项目15%。

宣城市必须再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所以我们提出分工负责制,责任追究制,这是制度中的关键。此外,我们也开展了政风评议,百名科长考评,强化政府服务为核心的全民服务型政府。

网民旁听市政府常务会 试水行政权力公开化

“原来‘神秘’的政府常务会议是这样的,每一项议程,领导都要细致地了解和讨论,很不容易。”作为一名水电工,黄小伟没想到自己能够列席这样高规格的会议。

2014年5月23日上午,宣城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上,“网民代表”的席卡出现在会议室里,3名网友列席了这次的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开始前,市长韩军走到了他们的座位前,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

网民代表之一的朱荣平端着相机,不时地在会场捕捉画面,准备发到论坛上。他参加过“网友看宣城”、“百姓问政”这样的活动。

“以前参加的都是政府与网民接触性的活动,而这次是实实在在深入到政府部门内部,参加常务会议,看着全市性的决策的诞生,是种不一样的体验。这充分体现了政府行政权力公开化,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会上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议题,让他印象很深刻。

今年3月份,宣城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法律顾问以及与决策相关的专家或者公民列席旁听会议。

工作日志挂钩评优提拔 群众监督有据可依

今年将在宣城实施领导干部工作日志制度,为避免流于形式,工作日志将与干部评优、提拔使用挂钩。

《工作日志》拟推行范围为宣城各级机关干部,重点是县市区、市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单位内设科室、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

日志不仅要写,还得天天写,每天的工作及完成情况都必须如实记录。领导干部即使外出参观、学习、考察,也不例外。除了记录工作实况,制度也鼓励干部对一周工作予以总结,进行适当的问题思考,并提出意见建议。日志写完后,还得上报。

对很多领导干部来说,最有“杀伤力”的是工作日志将与干部提拔使用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这项制度一旦推行,对拟提拔县级干部的部分工作日志,宣城市委组织部、市日志办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予以公示,接受监督。即使是各单位自行提拔干部,也须公示拟提拔对象的部分工作日志。

另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入党入团、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时,必须公示日志。此外,工作日志还将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关效能检查、作风评议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共青团宣城市委市直团工委副书记金伟认为,写工作日志一方面可以让单位领导和同事知道自己最近在干什么,还可以让群众直观感受到干部的素质,群众监督也就有了依据。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