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让孩子自己做主
世界杯且看且不赌
爱心经不起 “杨六斤闹剧”的透支
领导干部“以身试水”不如“躬身治水”
宴可不设,师定要谢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4年6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考志愿填报 让孩子自己做主

□童克震
 

6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庆收到一条微博私信。一位高三女生向原(化名)向他求助,称自己一心想学临床医学,但父亲坚决反对,双方起了冲突,为此,她曾有了轻生念头。(6月29日《成都商报》)

好分数不等于就能录到好大学。完全靠填报志愿避免“撞车”,才能录取到分数力所能及的填报大学。这里面的“填报技巧”,已成为“专门学问”。国家有关出版部门也专门出版填报志愿指导手册进行指导,都足见高考志愿填报的“技术含量”。这位家长干涉女儿学医并不聪明。

社会都在提醒“高考不易,填报志愿且填且珍惜”。报考学校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违背兴趣,更不能跟风填报,都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志向选择高校和专业。这样,一方面可以直达心仪高校门槛,另一方面有利于找到自己事业腾飞的平台,实现人生理想抱负少走弯路的纠结和遗憾。这位家长反对女儿学医以致其以死相逼,就是不理性行为。

此家长列举一系列学医的“短板”,什么“医患矛盾”、“不能照顾家”、“报酬与劳动不符”等。这些表面看像个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全国万千学医优秀人才事业腾飞、家庭幸福、社会尊重、国家重视,并没有所谓的“风险多”、“报酬低”、“不能照顾家”等。古语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关键就看你是不是“学有专攻,业有所精,创新灿烂,一鸣惊人”。全国那么多医院、医疗机构也没见被医患包围,此家长反对女儿学医,本身就是“多此一举”。

专家调查结论,选择喜欢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是学生成就事业辉煌的关键。比如,喜欢学医的南丁格尔,如果不在医学领域,就很难出人头地;喜欢文学的名人韩寒,如果让其在理科围城里转,说不定就转得名不见经传;喜欢数学的陈景润如果放到其他学科,也就没有“哥德巴赫猜想”诞生等。“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学生做主”是硬道理,也是权利,家长横加干涉就是践踏学生权利,极有可能埋没孩子一生前途,这是家长伤不起的。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