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
2014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去年我省抽检37种产品合格率为96.65%
安徽将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

记者 赵莉/文 王恒/图
日前,我省召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徐恒秋(中)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部署。
 

白酒塑化剂风波、“假牛羊肉”、“瞎果门”事件……一个个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通过风险隐患的监测排查、有针对地开展整顿整治工作、成功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行动及时查明真相,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今年我省也在逐步推进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等新政的建设,以便更好地监管我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1. 2013年加强食品各环节监管

食品生产监管:7164家食品生产企业持证生产

省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仲炎介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7164家食品生产企业、84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达到生产许可要求,持证生产;5101家食品加工者具备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纳入小作坊管理。省局对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食用塑料包装袋等37种产品,开展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3772家(次)企业的5081个批次的产品,合格4911个批次,总体批次合格率为96.65%。

食品流通监管:抽检921组婴幼儿配方乳粉全部合格

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许军介绍,2013年是我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重大改革之年,全省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在推进机构改革、整合监管职能的同时,继续推进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工作,确保了流通环节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2013年,全省流通环节对包括乳制品、儿童食品(小食品)、调味品、酒类、糕点、食用油、肉制品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50多种食品,共抽检食品19045 组,涉及被抽检经营者9827户,占整个流通经营者的3%,平均抽样合格率94%,抽检的921组婴幼儿配方乳粉全部合格。

食品消费监管:5875家学校食堂100%检查

省局食品消费监管处处长凌以文介绍,我省将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餐饮连锁门店、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前后开展了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行动。

今年2月中旬,在全省开展了为期45天的春季学校食堂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学校食堂5875家,检查覆盖率达100%。去年8月份以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全省6家中央厨房、223家餐饮连锁企业、11家集体用餐配送企业、1686家旅游景区餐饮企业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及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此外,我省对重点品种进行了监管,同时,还在重点时段进行监管,自去年8月份至今,将秋春季学校食堂,中高考,国庆、中秋、春节节假日都列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时段,各地做到了提前部署、检查到位、处置及时。

2. 典型整顿整治案例回放

关键词: A、白酒塑化剂

针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个别省份小酒厂存在酒精酒标注不规范、香精香料易导致塑化剂超标等问题。省局在去年白酒生产整顿的基础上继续对白酒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核对企业添加剂、食用酒精的采购、使用台账,严查非法添加、不真实标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检查期间发现存在不规范标注等问题16家,责令整改12家,处罚4家。

B、乳制品

乳制品一直站在食品问题的风口浪尖上,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更是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全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我省打响了为期4个月的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的枪声。

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重新审查,对全省的乳制品企业开展全面检查,对全省所有乳制品企业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红黑榜”扶优治劣,引导消费。

C、“瞎果门”事件

去年9月23日,网络媒体刊发了“砀山两家水果加工企业使用腐烂果(瞎果)生产加工果汁”的报道,并迅速发酵。监测到舆情信息后,在省局领导的指挥下,我们第一时间赶赴企业现场,会同当地质监部门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和抽样检测。

经检查未发现企业存在使用烂果生产加工果汁行为,当天晚上省局将检查情况上报国家食药总局,凌晨时分新华社发布了未发现企业使用烂果生产加工果汁的报道;随后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两家企业生产的果汁中均未检出烂果的特征指标“棒曲霉素”,印证了之前的检查结论,27日人民日报刊出了《果汁中未检出“棒曲霉素”两停产企业可恢复生产》的报道,舆情随即平息。

D、“三无”食品

2013年8月,省局组织开展了打击“三无”食品专项行动,查处食品案件809件,省局对各市进行了督查。同时,总结以前经验,坚持打早、打狠,省局联合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以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烟酒等为重点的中秋、国庆打假专项行动。

2014年4月,部署了农村食品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假冒和仿冒知名品牌、滥用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食品,以及销售“五无”食品等突出问题。阜阳查处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案件91件,查处擅自涂改食品保质期案件1件,查获大量饮料、瓜子等食品。宿州、亳州、滁州、铜陵、宣城等地也都查办了一些过期食品案件。

3. 2014年各环节监管新政推动

食品生产监管:三大制度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我省将通过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宣传的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具体而言,我省以婴幼儿配方乳粉、酒类为重点,研究建立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在企业全面实行原辅料采购使用、添加剂使用登记、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销售等记录制度,督促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

我省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等食品企业为试点,在已有首席质量官制度基础上,借鉴药品监管经验,推进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通过企业授权质量安全负责人,对原辅料入厂、生产控制、出厂检验和产品放行等实施“全过程”签字负责,督促企业加强质量安全自控,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食品流通监管:争取一年时间实现“三个100%”目标

据介绍,我省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实现“三个100%”目标,即: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要100%的落实审查、管理、信息报告等责任;市场内经营者要100%亮照或悬挂公示牌经营;市场销售的猪肉要100%索取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此外,我省还将加强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庆时段食品监管。严格监督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者落实好首负责任,建立按批次索取全项目检验报告制度,执行好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制度。

食品消费监管:创新研究制定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等办法

据介绍,我省将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创新研究,重点是研究制定餐饮服务许可管理、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餐饮服务索证索票管理等办法,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典型示范等机制,注重发掘和总结基层经验,不断提高我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科学化监管水平。

此外,还将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行动;继续加大对学校、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等。

知识小课堂

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然而面对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广大市民应该如何选购?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选择和食用保健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2)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3)食用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使用。

(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

(5)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并注意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

(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记者 赵莉/整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