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海洋,携手共筑海洋强国梦
想当潜航员?先过百项测试
《中国深蓝梦》:为建设海洋强国增加正能量
安徽出版集团着力培育海洋文化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本报记者独家探秘“蛟龙”号
想当潜航员?先过百项测试

记者 朱玉婷
 

载人深潜堪比载人航天,深海载人潜水器是人类到达大洋深海的唯一手段。创造了世界同类潜器下潜深度新纪元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人们眼里带着几分神秘,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几千米深的海洋深处是什么样子?被选为潜航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他们在海底又是如何生活的?……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窦永林以及本次出海执行科考任务的载人深潜英雄潜航员付文韬、唐嘉陵,为你独家揭秘“蛟龙”号。

无光无声的海底世界

《海底总动员》中蔚蓝的海底世界、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真正的海底世界真的如此吗?

“阳光只能照射到海底以下几百米,超过这一深度就是一片漆黑。”中国海监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窦永林告诉记者,真正的海底没有光、没有声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潜水器会发出应力释放声响,被压力挤压后金属体发出的异样声音。“所以,潜入海底需要战胜恐惧。”

海底搜索堪比大海捞针

“蛟龙”号每次下潜试验所执行的任务都有所不同,对于潜航员付文韬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任务是海底搜索。“海底搜索是潜水器水下作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一片漆黑的海底寻找一个小目标,用大海捞针来形容毫不为过。”

而长时间在直径只有两三米的潜水器载人舱内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通常舱内潜航员的工作姿势都是半抱膝、半蜷缩在座椅上,几个人要并排屈身抱膝坐着操控潜水器。为了减少排泄物,下潜的前一天,潜航员就要调整饮食,每人带两瓶水,也只能喝两口润润喉。

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能做潜航员

想要成为一名潜航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过100多项测试,一项不达标就要遭淘汰。窦永林说,除了身体素质、文化知识,还需要进行心理测试,对于潜航员来说,在海底作业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潜航员还要进行幽闭心理训练,因为需要在海底封闭而狭小的载人舱内长时间工作,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是没法成为潜航员的。潜航员唐嘉陵介绍道,幽闭心理训练是潜航员必须进行的训练,训练时潜航员被关在模拟潜艇减压舱里,空间狭小,无声无光,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只有一点食物和水放在指定位置,没有时间概念,不能睡觉,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力。

链接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设计深度为7000米。

向阳红09船: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2007年11月28日,经过中海工业增改装的“向阳红09船”成为国内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