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运河悠扬雕刻华夏光荣,8余载申遗功成滋养人类文明
皖北、皖南都有了,下一步就是江淮地区了
下一篇4 2014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千年运河悠扬雕刻华夏光荣,8余载申遗功成滋养人类文明

星级记者 俞宝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京杭大运河山东枣庄台儿庄段,两支参赛龙舟队经过台儿庄古城安澜门
京杭大运河杭州终点标志——拱宸桥
杭州市运河桥西历史街区的仿古建筑上挂满红灯笼
一艘画舫船行驶在河面上
 

大运河,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便开始了8年漫长的“申遗”路。6月15日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卡塔尔举行。昨日下午,大运河被排在第二位接受大会审议,15时40分,记者终于等到了好消息: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6、47处世界遗产。我省时隔14年后,迎来了第三处世界“遗产”。

大运河、丝绸之路昨日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达47处

8年申遗,安徽14年后迎来第三处世界遗产

【8省联手】 27城共同申遗大运河

此次申遗的大运河,包括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和从宁波入海的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8个省市27个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其中安徽位于大运河的下端,凸显其重要地位。

昨日下午,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大运河申遗给出的评价是:“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符合世界遗产标准。”

【淮北宿州】 安徽有2处重要遗址点

隋唐大运河在我省境内属于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流经淮北和宿州两市,全长182公里。大运河申遗中安徽有2处重要遗址点,分别为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其中,柳孜运河遗址从码头变身桥墩,是隋唐大运河正式申遗前,唯一一处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遗址。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局获悉,当初,我省选的点很多,经实地勘察、专家论证,最后筛选出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

【漫长8年】 由“京杭大运河”到“大运河”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京杭大运河列在首位。此后,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下称“联合申遗办”)作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在2007年6月成立。

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安徽境内2个遗产点入选。2013年9月,世界遗产中心专家前往柳孜运河遗址和通济渠泗县段现场考察评估。

【一波三折】 先是没轮上审议,后是被“插队”

8年申遗路上较为“坎坷”,到了大会审议时,大运河也是“一波三折”。

据悉,按照本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会议议程,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讨论36项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单的项目,并审议共计981处遗产中的100多处遗产的保护状况。此次大会组委会对于遗产项目申遗的排位规则,是按照国际通用的字母顺序来排位的,作为亚洲(Asia)的中国(China),因为字母顺序的关系,排名比较靠前,大运河遗产申遗排在了第八位待审。

6月20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正在进行中。由于前面项目争议激烈,消耗时间较长,中国大运河遗产申遗审议,被排到了第二天上午,也就是北京时间6月21日的下午。

6月21日,新一天的会议开始了。在审议时,由于有多个申遗项目中间“插队”,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的审议又被排在了6月22日。昨日15时40分,记者终于等到了好消息: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6、47处世界遗产。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