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高考作弊 呼唤《考试法》出台
离婚率“十连增”是社会进步?
微声音
莫让涨工资 成为“指导线”上的画饼
3上一篇 2014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涨工资 成为“指导线”上的画饼

□张西流
 

北京近日公布了201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7日,今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发布了201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河南和新疆的基准线最高,均为15%。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多地工资指导线的涨幅出现了下调。

从目前已公布的2014年工资指导线的10个省份来看,尽管各地工资涨幅不一,多地甚至将涨幅下调,但涨工资,仍然成为全国企业工资“大合唱”中的“主旋律”。

事实上,工资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员工的劳动价值;企业给员工涨工资,是对其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尊重。也就是说,通过涨工资,让劳动价值与工资收入成正比,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体现和保障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可以增强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反,收入的畸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将会直接加剧职工的失落感,直至失去生活信心。可见,企业员工收入的提高,既可以减轻生活的压力,也可以增强成就感。特别是,如果工资涨了,加班少了,生活的品质提高了,职工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物价也在持续攀升;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工资增长却非常缓慢,很多企业的工资甚至多年零增长。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被称之为“血汗工厂”,这才是最具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工资指导线,关键在落实。这就要求各地应拿出具体措施,督促企业不折不扣地执行工资指导线,不能让涨工资,成为指导线上的画饼。可以说,涨工资是消除企业“血汗味”的良方,只要企业的“血汗味”消散了,就能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权益双赢。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