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徽印象
怀宁小市:“长诗圣地”
孙人浩:浑厚中见神韵
学养深厚的王家琰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徽印象

 

4 凤凰涅槃

靳氏的“橐皋老字号”出现后,巢湖地区一度酿酒兴盛,尤其是柘皋镇,更是酒香芬芳,闻名遐迩。

随着水运的没落,繁华的柘皋古镇也逐渐走向衰落。一大批酿酒技师带着柘皋酿酒技艺,再次走向全国,在安徽,以徽州地区为主,因为徽州经济相对稳定,有许多大家族需要家庭式酿酒技师。

解放前,巢湖地区的酿酒业依旧存在,只是规模小多了,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大镇,烧坊多则十余家,少则四五家,一般供当地饮用,产量大者可达数百吨。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出现了许多公私合营组建的酒厂。其中,地方政府将橐皋镇散落的许多大酒坊重新整合,成立了安徽巢湖酿酒厂。

在计划经济时代里,安徽巢湖酿酒厂曾一度辉煌,供应了整个巢湖地区的白酒需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营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白酒竞争中,有着深厚的酿造和文化历史的柘皋酿酒业面临衰落。

有一个人出现了,这就是对安徽文化尤其是徽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李怀安。“明朝中后期, 靳氏创办“橐皋号老酒”。 1392年,燕王朱棣时事征伐,途经“橐皋”,歇马休整三日,三日用膳皆饮“橐皋号老酒”, 受到燕王朱棣的赞赏。朱棣登基后,靳氏的“橐皋号老酒”一度成为宫廷御酒,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李怀安在考察一番后,感觉到如果让这样一个酒业衰落,甚至淹没于历史的尘埃,是我们的过错。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快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号召,安徽巢湖酿酒厂自2002年初开始了企业体制改革。2004年,李怀安带领他的5人团队收购了已经易名的巢湖金巢酒业。

当时的情况是,酒厂有300多名员工,正处全面停产状态,厂区已经是杂草丛生,一片废墟。

市场是无情的。接下金巢酒厂后,五年依然是亏损,其他四个合伙人全部选择了“逃跑”。

“股东可以走,但是那么多员工可以走吗?员工接下来怎么生活?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酒业就在我们手上衰落?这不行!如果这样,就是历史的罪人!”李怀安肩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带着企业的员工,励精图治。

“要从文化入手,将深厚的徽文化与‘柘皋老字号’的历史结合起来。”热爱徽文化的李怀安,一方面寻访深谙“柘皋老字号”酿制的技师,一方面加强徽文化的全面学习,他带着核心团队、技术人员,对酒厂的管理、白酒的酿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规划、改良,打造出“徽印象”品牌。

改制后的“徽印象”酒厂,旧貌换新颜,厂区比原来扩大了几倍,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制曲车间,库房、化验室、办公大楼,工人俱乐部、职工宿舍等建筑,鳞次栉比。宽敞的柏油马路和空隙地,还点缀少许的楼台亭榭。现代化的建筑群,屹立在青山碧水、花木浓荫之间,环境清幽。其中,1、2号生产基地,已完成2.6万吨的储酒规模, 3号生产基地是在原巢湖市酿酒总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该基地设计年酿酒能力为1万吨,它的建成提升了合肥酿酒产业在安徽地区的影响力,曾荣获安徽省十大品牌、安徽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等荣誉,为徽印象酒业在华东地区的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徽印象’酒来源于数千年前的巢湖地区酿酒技艺,历经历史的演变,具有浓郁的国酒基因。‘徽印象’作为品牌,它要成为百年企业!”李怀安信心满怀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