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火腿” 香甲天下
渐渐淡去 的古老习俗
3上一篇 2014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渐渐淡去 的古老习俗

马顺龙 记者 胡昊
 

端午节临近,连日来,滁州凤阳县武店镇的柏方华大娘一边忙活着买糯米薅苇叶包粽子,一边忙着配甘草艾叶藿香等给孙子孙女缝制小香囊。“现在人们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很多民俗都淡忘了,城里的年轻人都不了解端午节还有‘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挂香囊。吃粽子,洒白糖。涂雄黄,喜洋洋’的习俗。”

5月28日,柏大娘戴着老花镜,正在泡糯米、洗苇叶、包粽子。柏大娘介绍,以前生活物资匮乏,人们到端午节才吃粽子。现在生活富裕了,一进入五月,很多农户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除了以前的纯糯米馅,现在花色品种越来越繁多:蜜枣粽、豆沙粽、鲜肉粽、火腿粽等等多种馅料。柏大娘说,虽然有些习俗随着时间淡去,但是吃粽子的风俗,在滁州凤阳等地农村一直盛行不衰。当然少不了红土腌制的咸鸭蛋以及具有“第一瓜果”之称的黄瓜。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凤阳县文博副研究员孙祥宽介绍,在凤阳,如今每家每户依然把插艾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沿袭下来。

柏大娘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逢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给小孩缝制丝布香囊悬挂佩戴,香囊里一般有艾叶、藿香、朱砂、甘草、香药,外包以红色丝布,清香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编成索扣,各种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这个习俗现在在凤阳已然鲜见。

除此之外,凤阳县西南片的武店、官塘、西泉、刘府等乡镇在以前还有一个习俗,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凤阳县中医院医生王文连介绍,雄黄的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加热后成为毒性很强的三氧化二砷,对人体有害。随着科学发展和医疗条件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看重,所以端午节民间饮雄黄酒的习俗已不再延续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