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负还算守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国光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
生于1923年的刘国光已年逾九旬,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一生当中,近七十年的时间都与经济学打交道,这期间,他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1941年,刘国光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经济学专业。1951年,刘国光作为国家选拔的第一批留苏研究生去莫斯科学习,在四年的留学生涯里,经历过战争的刘国光,十分珍惜这次求学机会,也时刻不忘建设祖国的重任。几乎天天泡在列宁图书馆,那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
在苏联,专攻计划平衡专业和观察经济发展现实,回国后刘国光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1979年初,刘国光着手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他提出,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
进入21世纪,刘国光年事已高,出于职业习惯,老而不休,陆续写了一些东西,大多集中在讨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谈及自己的一生,他认为做学问要“不唯上、不唯书但唯实”;做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贡献一切,牺牲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