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进入“煎熬期” 基金调研“淘真金”
预披露是注册制预演
如何防范假突破个股?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预披露是注册制预演
发行节奏与预披露频次无关
 

从上周五晚间IPO预披露再次启动至今,已有97家公司晒出了家底。然而,有人认为,拟IPO企业大量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意味着马上就会发行,甚至把市场的下跌归咎于此。这是不了解新股发行的程序和机制,我们有必要加以说明。

受理即预披露,是证监会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2012年初第一轮IPO改革即实施了预披露。2012年第三轮IPO改革中,证监会承诺,要“进一步提前新股预先披露时点,实现发行申请受理后即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直至2013年11月底发布的新股意见中,“申报即披露”被保留。从那之后,所有排队的企业都在为此做准备。

而根据最新修改的申请审核工作流程,拟上市企业受理即预先披露,在召开反馈会、见面会后将更新预先披露,同时公布反馈意见回复。

应该说,“受理即预披露”的制度启动是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明确的一项新的措施。其宗旨是意在提升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公开、透明,要求公司自受理之日起,即需要对申报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负完全的法律责任。如果就其程序设计理解,预披露等同的不过是原来的申报,只是表明这家公司进入正常的排队发行审核程序,并不意味着新股发行马上启动。

而且,企业在预披露之后还有反馈、见面、修改、初审等一系列的环节,分别由证监会的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也意味着,在新的游戏规则下,预披露距离IPO发行还有着相当的距离,IPO按正常程序进行,不存在集中发行上市的问题。更何况审核进度有自身规律,也要符合条件才行,上市发行的节奏也与预披露的数量、频次无关。

把拟IPO企业预披露提前简单地理解为马上就要发行,理解为是A股市场加速扩容的信号,这不仅是误解,更是误导。              择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