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肾脏病的发病率高,且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由于慢性肾脏病的起病隐匿,且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当发现疾病时,已经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危害很大。
如何避免肾病发生?怎样尽早发现肾病?慢性肾脏病的诊疗过程中有哪些误区?2月25日上午9:30~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62623752)邀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治医师张炜与读者交流。
早识别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
读者:我父亲今年70多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怎样预防慢性肾脏疾病呢?
张炜:早期识别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特别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可通过定期检查尿液的方式来预防。一旦出现水肿、腰酸腰痛、血压高、全身乏力、头昏等症状,应及时检查尿液。另外还需定期测量血压,检测一些肾功能、血红蛋白等。对于有蛋白尿和血尿、怀疑为肾炎的患者,应尽早到肾内科就诊,必要时需做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而对于轻、中度的患者,则需接受及时的控制治疗,延缓或逆转其进展,防止或延缓尿毒症及其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小便隐血应尽快检查
读者:我今年44岁,一次检查出尿液中有红细胞,呈阳性,后来也吃了药,但还是长期小便隐血是怎么回事?
张炜:小便隐血即尿隐血,就是尿液里含有血红细胞。轻者要用显微镜才能发现,重者肉眼就能看到。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微量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0~2个)。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出现一过性微量红细胞,这种情况属正常,但是,如果尿液中经常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则提示异常,应加以检查。在临床上,导致小便隐血的疾病有很多,泌尿系炎症、结石、肾炎等肾脏疾病等均可导致。中年女性也有可能因为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导致一些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小便常规、肾功能、妇科、尿细菌培养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经常口渴最好去查查肾
读者:最近经常出现夜里口渴的情况,因为母亲有肾衰竭的疾病史,所以担心自己也是肾脏出了问题。
张炜:根据你介绍的情况,建议先去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总体来说,导致口渴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说唾液腺分泌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胃肠道消化系统、肾功能衰竭的某些疾病等等。最好先进行口腔详细检查,如果排除口腔疾病后,再到医院内科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如查空腹血糖、尿常规、肾功能等等以明确病因,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饮食方式不健康会伤害肾脏
读者:我是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平时吃东西不太健康,会不会影响肾脏?
张炜:对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要保护肾脏,就要在生活习惯上做出调整,比如说吃盐量减少、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不滥用药物、少吃油炸食品等,此外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尿常规化验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是已经患病的人群,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诱因,保护自己的肾功能。比如不要乱服药物、避免过度劳累。此外,控制血糖、增加锻炼、适当减肥戒烟等习惯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本期指导专家 张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主治医师,从事肾脏病专业11年,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与治疗,专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治,擅长慢性肾脏病的规范化随访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