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在证途”到“一证行天下”有多远?
微声音
双向协议并非治红包良方
莫让“家风”成为“一阵风”
不该只让鞋企 为温岭大火“买单”
下一篇4 2014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人在证途”到“一证行天下”有多远?

□晴 川
 

2月19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在长达3.8米的“人在证(征)途”画卷上,列出了中国人一生中的103种证件。他带的另一张图,则将103种证件分为六类。他指出,办这些证件需经过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和所审批,盖100多个章,并需缴费。(2月20日《南京日报》)

办证“万里长征图”和“人在证途”从一开始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前者是折腾人,后者是为难人。人们对办证难早已深恶痛绝,但对于人一生要办至少103个证件是否有存在必要却从来没有质疑。曹委员这份提案,基于现实,落于民意,直指制度沉疴,分量很重,受到民意普遍点赞自是必然。

证件过多过滥,有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比如随着人口流动户籍制度的缺陷,比如各自为阵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等,可以说,制度性歧视以及地方行政管理壁垒,是政府服务效率低、改革活力难以持续释放的症结所在。换言之,要让政府成为真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就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不断下放权力,回归政府本位。

显见的问题是,证件统一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和多个职能归类,这不是广州一己之力所能办到。因而,要解决这个现实困境,还需要国家层面,能在相关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简政放权,重组机构,让广州先行试验实践,摸着石头过河,逐项推进,逐步推广。

同时,必须意识到,“一证行天下”多少有些“乌托邦”,并不见得能一步到位。比如身份证、退休证、老人证等同类项可以“合多为一”,但六个“类”却不见得也能随意糅合。强制合并既可能违背科学性,也可能带来操作、管理的难度。民心工程等不得也拖不得,但需要积极稳妥,不留瑕疵,切不可矫枉过正,犯急躁冒进的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