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乾坤的王朝奠基人
2014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扭转乾坤的王朝奠基人

商汤像
后梁太祖朱温
吴王墓碑
 

涡河北岸有个汤王陵

汤,是商朝的创立者。他在伊尹等人的辅助下灭夏,建号为商,在位13年,病死。

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

商,本是夏朝的诸侯国。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当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残害人民、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汤就选择了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做灭夏的准备。

反夏是从灭葛开始

为了准备灭夏,首先将居住地方从商丘迁到毫。就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本来商曾被夏王朝授与“得专征伐”的大权,他要征伐谁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

但是汤准备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开始。

葛(今河南宁陵北)是毫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

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结夏桀,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灭夏。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毫人提供饭食。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毫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侯送酒饭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

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死心踏地地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构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以德行让46个国家归顺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

这里有个故事。汤的本性很仁慈,不但爱民如子,就是对飞禽走兽也一样爱护。有一天他出巡视察百姓疾苦,于野外见猎人张起四面的罗网来捕捉禽兽,并且口中念念有辞地祈祷:“无论是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或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都到我的网里来。”汤听了之后就说:“噫!这太过分了,这不是想一网打尽吗?”

于是汤王为禽兽除去三面网,而祝愿说:“想要往左的就往左,想要往右的就往右,要往上的就往上,要往下的就往下;随意而去,投奔自由。如果业障所致,无可遁逃,就进入我的网吧!这也是自投罗网,无可奈何!”

四方诸侯听到了这个消息,都很欢喜地说:“汤王的圣德真是到了极点,连禽兽都这么爱护,真是圣君呀!”于是纷纷自愿来归顺,前后总共有四十六国之多。

这样,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到最后,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即今河南偃师市)。

汤王亲自当祭品

有个民间传说,可以说明汤作为帝王的英明之道。

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卦,说应当人作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

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道:“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

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

汤的葬处据传有六个。现在安徽亳州市谯陵北路东侧,还有个汤王陵,位于涡河北岸,是商汤王的衣冠冢,又称汤王墓。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商成汤葬于涡河之阳”。

据《亳州志》记载:“汤陵西有桑林,是成汤王祈雨处”,东北有桐宫,是伊尹囚禁太甲之处,今具无存。民国25年(1936)辟为 “汤陵公园”,园内广植花木,松柏常青,亭榭翼然,曲径通幽。

乡里的地痞到后梁的君主

梁太祖朱温,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史载:“朱温,宋州砀山午沟里人。”宋州为今河南省商丘,历史上砀山曾隶属宋州。

他出身贫苦家庭,从小不务正业,是乡里的地痞。但继唐而起的五代十国,就是以朱温所建立的后梁王朝为开端。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他还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背叛黄巢成为唐末最大的割剧势力

朱温和兄朱存一起加入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黄巢入长安后,他负责防守东线。

因为屡次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战败,请求增援,黄巢没有答应。公元882年9月,在黄巢危急之时,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唐朝,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

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并被提升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此后,他以河南为中心,扩张势力,和李克用父子等人长年混战,致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混战中,他先后吞并了秦宗权、朱埴、朱瑾等藩镇,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逼迫唐昭宣帝退位

公元901年,他趁唐统治集团内乱之际,带兵进入关中,击败风翔节度使李茂贞,夺得唐昭宗,控制了中央政府。

不久,他派人杀死了唐昭宗,立李祝为帝(即唐昭宣帝)。公元907年2月,他逼迫昭宣帝退位,自己称帝,建国号为梁,定都汴,建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朱温称帝后,改名朱晃,并改革了一些唐末的弊政。但因连年用兵,又经常杀戮将帅功臣,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政权不稳。

被儿子带兵杀死

公元912年5月,朱温在病中应允曲意伺候他的儿媳王氏的要求,要将皇位传于其丈夫(朱温养子朱友文)。三子朱友珪和妻张氏听到后,十分妒恨,决心干掉朱温,夺取皇位。

6月的一天,朱友珪和家将冯廷锷带着五百兵士,假称奉旨入宫,混入皇宫,分散埋伏着。夜深人静时,兵士又集中起来,突然冲进朱温寝宫。左右侍从早就怨恨朱温暴虐,都纷纷逃散,只剩朱温单身一人。

朱温揭开帐子,见是朱友珪带兵杀入,破口大骂说:“我早就怀疑你有反叛之心,后悔没有早下手杀了你!你这罪恶的逆子,竟要弑父,你忍心吗?天地难道会容你吗?”朱友珪也瞪眼对骂道:“你这老畜生,早就应当被碎尸万段了!”

这时,冯廷锷挺剑扑向床边,朱温慌忙下床绕着屋柱躲闪。冯廷锷连劈三剑,都被朱温躲过,剑锋砍入柱子中。朱温正患着病,经几次躲闪已经头昏眼花,支持不住,颓然跌倒在床上。冯廷锷抢上一步,一剑刺入朱温腹部,朱温挣扎了一会儿死去。

据史料记载:朱温建后梁做了皇帝以后,也同历代皇帝一样大肆庆典,昭告天下,文武百官论功行赏,同时建宗庙社稷,光宗耀祖。并于公元909年修四祖陵墓,将砀山封为赤县,命县令兼四陵台令。

标准草根出身的吴王

唐末宋初间,曾有“五代十国”割据局面。其中合肥人杨行密于902年被唐封为吴王。他死后,其子杨溥正式立吴国,杨行密被尊为吴太祖。杨行密和同时期的许多开国帝王一样,都是标准的草根出身。为人宽厚仁信,且有智谋。

占据庐州

杨行密幼时丧父,家庭贫困。为人高大有力,能手举百斤,一日可走三百里路。唐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江淮造反群起,杨行密因参加造反被抓获,刺史郑棨以其相貌奇特,解绑放走。后来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今宁夏灵武),迁为队长。

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军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杨行密准备起程,路过军吏的住处,军吏假装说好话,问杨行密要去干什么。杨行密大声说:“只取你的头!”当即斩下军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此起兵为乱,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

刺史郎幼复弃城逃走,杨行密于是占据庐州。不久,杨行密被唐招抚,封为庐州刺史。从此他以庐州为根据地,开始了拓土扩张,其势力逐渐向舒州、淮南等地拓展。

成为唐朝的吴地藩王

经过887年夏的天长之役,杨行密已拥兵近两万人,接着北上屯兵围困广陵(今扬州)。一个多月后,广陵城中缺粮少柴,最后连草根都吃光了,那些饿急了的兵士则靠杀人充饥。守将秦彦、毕师铎无计可施,于是夺门突围而走。杨行密入城,自称淮南留后。当时整个广陵城只剩下几百户人家,饿得都不像样子,杨行密急令部下把饷军的米粮分发给饥民。

攻下扬州之后,公元902年,杨行密被唐昭宗正式封为吴王,成为唐朝的藩王。吴国地处江淮,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中、北部一带。

杨行密出身孤贫,深知民间疾苦,注意节用安民。直到他抚定江淮,身为淮南节度使时,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表示不忘根本。杨行密体恤百姓,顺应民意。

用计谋除掉妻弟

朱延寿是杨行密夫人朱氏的弟弟。田頵和安仁义要谋叛时,杨行密怀疑朱延寿,于是假装眼睛有病,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时,总是故意说错使者所看到的,以此表示他的眼病。

走路时曾经故意碰到柱子而倒地,朱夫人扶起他,好久才苏醒,哭着说:“我的事业成功但丧失了眼力,这是上天废弃我啊!我的儿子都不足以成大事,能够托付给朱延寿,我没有遗恨了。”朱夫人很高兴,忙召朱延寿。朱延寿到达时,被在寝门迎接的杨行密刺杀,杨行密休掉朱夫人,让她改嫁他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