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退休潮来了!
2013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50”后退休潮来了!
●他们“诞生”于新中国首波“婴儿潮” ●他们是计划生育政策第一批响应者 ●他们经历改革开放,很多人生活富足 ●如今每秒一人退休,精神生活成最大追求
记者 宁大龙/文 黄洋洋/图
老年人打发业余时间
老年舞蹈班
 

1950年~1960年的10年,是新中国第一波“婴儿潮”。上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连年战争,为补充人口,国家开始鼓励中国女性生育,数据显示,这1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近2亿,速度惊人。到适婚年龄,这些“50后”又成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批响应者,他们中很多人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如今,这批人大都到退休年龄。记者走近他们,发现对比40后和30后,他们的退休生活显得尤为特殊:精神满足成了最大期望。

退休潮 每秒都会有人退休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等相关情况发布会公布一组最新退休人员统计数据:按照去年全国净增长620万退休人员计算,差不多每一秒钟,就会有1个退休人员出现。

记者从安徽省老龄办了解到,去年全年,我省新增老年人口38万人,其中城镇老年人口达到310万,增加的主力,几乎是清一色“50后”。

这拨高峰的到来,正是以50后逐步退休为代表的。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衣食无忧,他们的生活观念、消费意向、养老需求与30后、40后的老人有许多差别。在退休后空闲时间过多,儿女又常不在左右时,寻找精神生活的美满,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空虚 从朝九晚五到无所事事

2011年退休后,50后的张霏一度不知所措。张霏原本是某省直单位的驾驶员,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退休后,忽然而至的大把空闲时间,让他不知如何打发。

张霏唯一的儿子在上海工作,2012年,孙女出世,张霏的老伴前往上海照顾儿子和儿媳的生活起居,张霏独自“留守”合肥。

“那段时间真的难熬,每天早上过了7点就再也睡不着了,起来了也不知道干什么,我没有打麻将的习惯,也不会学年轻人上网,朋友也都在忙自己的事。”张霏说,那段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得老年痴呆了。

最终,在闲暇时整理父亲遗物时,张霏发现了父亲唱京剧的老照片。张霏说,那时父亲一直希望张霏能跟他学京剧,可惜张霏当时一直不感兴趣。此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张霏报名老年大学戏剧选修班,在这里,他认识了一大批京剧发烧友。

如今,研究京剧占据了张霏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精神得到满足的张霏找到了熟悉的“忙碌感”,张霏说,这让他“很习惯,很充实。”

失独 50后最“特别”的悲剧

1955年出生的刘韩娟身上,有着“50后”所特有的不幸经历:失独。

2003年,刘韩娟的儿子因白血病去世,由于身体原因,她和丈夫无法再次生育,自此沦为“失独”一族。

此后,单位照顾,给刘韩娟办理提前退休,虽然此举是善意,但随之而来大把的时间,和老来无子的空虚却一度成为刘韩娟的梦魇。刘韩娟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除了刘韩娟,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在为儿女甚至孙子忙碌着,对比之下,刘韩娟更加失落。一度,刘韩娟和亲戚们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疏远了许多。

看到刘韩娟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家中的大姐硬拉着刘韩娟参加了社区老年舞蹈队。起初,刘韩娟并不以为然,她原本对舞蹈兴趣并不大,但很快,刘韩娟却成了舞蹈队的积极分子,在这里,她不孤独。

“每天都能见到很多的人,听着别人家里的新鲜事,参加队友间组织的各种活动,就跟上班一样,一忙起来,也就顾不得烦恼那么多了。”刘韩娟说,对现在的她来说,快乐,成了自己最大的追求。

特殊 精神满足大于物质需要

对50后来说,经历改革开放的他们,养老不存在问题,但当物质追求得到满足后,精神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1952年出生的周海生,去年刚从省疾控中心的岗位上退休回家,却很快适应了退休后的生活。

1989年,周海生的妻子去世,留下了周海生和年幼的女儿。2年后,周海生与现在的妻子再婚,再婚时,妻子也带来了一个小女儿,4个人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家庭。

如今大女儿身在外地,很少有时间回来,庆幸的是,小女儿依然身在合肥,且与父母同住,这多少让周海生的生活多了些寄托和陪伴。

退休后,周海生的生活显得有点单调:要么在家,要么前往单位的退休干部活动室健身,凭借多年积攒的积蓄和退休金,周海生在经济上自给自足,不需要女儿的补助。

“人老了就很难接受新东西,可越不接受新东西,脑子就越可能生锈,老年痴呆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就得学点东西,让我的脑子活动起来。将来孙子出来了,我可不能糊涂了。”今年9月,周海生忽然冒出了想学点东西的想法,他买了一款新相机,来到老年大学,报名了摄影班。

如今,周海生每周一下午准时来到老年大学上课,此外,他还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周海生告诉记者,从拍摄到后期照片处理,他准备一直学下去。

现状 孤独老人“不舍得”从老年大学毕业

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一方面是“50后”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相关配套的养老服务,尤其是解决“精神生活”平台的建立,却很难满足正在到来的集中退休潮。

这段时间,正好是老年大学报名的时间,记者了解到,11、12月份的报名,主要是面向老生;老生报名结束后,如果有名额空缺,新生就可以插班就读。问题是,许多老同学,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就是不肯毕业,书法学完学国画,国画学完学摄影……安徽省老年大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如今班上“学龄”最长的学生,甚至超过10年。

采访中,很多老年大学的学生向记者说起入学的难:报名要趁早,专业要尽量选“冷门”,而一旦入学,大多数人选择尽量延期。对他们来说,老年大学除了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交平台,一种老年精神生活的“寄托”。

安徽省老年大学的老师介绍说,因为老年人入学往往具有就近、持续等原则,人口密集区特别是老城区,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的情况其实并不罕见。

社会学家 建立多元化养老势在必行

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告诉记者,50后退休潮来临,只是中国逐步踏入老龄化社会的其中一个标志,“50后”所具有的特点,例如子女难聚、失独、精神需求高,是将来社会肯定将面临的主流养老问题。用针对30、40后的养老手段应对,肯定不合适。王开玉呼吁,要建立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养老制度,来适应将来会发生的一波波集体退休潮的到来。

“根据收入阶层的不同,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对低收入和无人供养的失独群体,应当以解决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而对中高收入的家庭,主要关注的重心,应当放在精神层次上。”

王开玉进一步建议,精神平台建立,不能仅依赖老年大学,可以发挥社区作用,比如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又比如发挥退休者的余热,利用他们的特长,比如医学、电工等知识来为社区服务,这样一方面让退休者“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对社区的发展也有帮助。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