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金融业态走进合肥
2013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统金融加速聚集 新型金融错位发展
多元化金融业态走进合肥

李丽 记者 邹传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血液’。” 近年来,一方面合肥的金融业快速发展,助推全市经济大步向前,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和新型金融业态也在抢滩合肥。2013年,合肥金融市场不断壮大,金融主导产业特征日益凸显,呈现出传统金融加速聚集,新型金融错位发展。

传统金融促产业转型升级

伴随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合肥作为集聚各种金融要素资源,进而辐射和服务全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

目前,全市共有160余家银行、保险、证券持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占全省比重超过三分之二。另外,深交所路演中心、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落户合肥。今年,合肥金融招商,还引入了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广发银行。

今年上半年,合肥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7.8亿元,占全省32.57%,占GDP5.5%;直接融资达到214.35亿元,占全省39.56%,同比增长110.76%。

合肥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等新兴金融业态。合肥金融业在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同时,与统计局联合调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合肥市项目投融资需求库、资本投融资机构库、金融资本与产业项目融合专家库,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合肥市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新兴金融业态形成有益互补

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有很多“新面孔”在合肥涌现,既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公司,也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准入的创投基金、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公司,还有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公司。合肥在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也在着力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借助它们的错位优势,为经济实体搭建各种便捷的融资渠道。

目前,合肥已有小额贷款公司95家,融资担保机构44家,租赁机构3家,典当公司81家,6家企业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兴泰、正奇、华泰、新安在内的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方。另外还有中小企业金融超市、资城金融等金融中介服务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脱胎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的金融信用风险分析公司已于近期落户。全省首家中外合资汽车金融公司——瑞福德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正式开业。7月24日,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票据贴现交易平台——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合肥设立分公司,欲依托合肥金融市场,打造区域票据中心。这些入驻的新兴金融业态与传统金融业态形成有益互补。

据合肥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中长期贷款稳增。自年初开始,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保持在15%以上。

创新融资渠道成激活企业动力

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肥实现生产总值1952.1亿元,同比增长11.3%。比较来看,合肥GDP增速“跑赢”全省和全国。而上半年,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跑得快”,其增加值分别实现了107.8亿元和 78.6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4.4%。

当前,合肥已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正加速推进。在这一进程中,实体经济除了有单纯的信贷需求外,一些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金融租赁、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实体经济的关注。合肥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引入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进一步完善合肥金融业态和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是激活中小企业的动力。现在金融机构多,金融产品多,但是企业却不了解。为此,合肥在加强对企业融资知识宣传的同时,借助这些新型金融业态,让合肥企业拓宽了眼界,让企业学会运用各类融资工具来实现融资。

今年7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合肥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合肥将按这个文件的精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发挥金融在合肥率先崛起和弯道超越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