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浏览新闻,见两项公众颇为关心的改革,其新闻标题都不约而同提到“适时”两个字的关键词——一则是,将适时出台措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一则是,将适时专项清理干部住房用车,超配一律清退。两则改革都令人鼓舞。至于“适时”到底是何时?文中皆语焉不详。
回顾以前诸多的利好改革,即便民意指向清晰,即便改革路径明晰,但是却一拖再拖,遥遥无期。譬如,官员财产公示,1994年就正式将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但改革至今仍未能真正“破土”;养老“并轨”喊了多年,在有些城市试点5年,至今没挪半步;公车改革,年年喊声如雷,但是,改革“摸石头”20年,依然未能“过河”……
基于上述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这次养老“并轨”、公车改革,“适时”推出,是一年内?还是十年八年?公众心中的疑窦并非胡乱揣测,“异想天开”。“适时”推出,是改革的条件不成熟?还是源自利益集团的阻碍?假如是后者,“适时”可能变成“没准儿”的事,“适时”不过是有关部门的托词。
利好的改革不能坐等“适时”,“望梅”不能“止渴”,单纯的“吆喝”不能铲除官场诸多的沉疴积弊。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全面改革路线图,中国进入改革新起点、新阶段,像养老“并轨”、清理公车等利好的改革,应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虽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应该有清晰的改革路径,明确的时间表,且不可将其当成扯皮的借口,让百姓“望穿秋水”,损失公权力。
改革有具体的时间表,对百姓,能看到改革的希望;对执政者,则是改革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