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确定曹操家族DNA”、“曹操非曹参后人、其父亦非夏侯氏抱养”,近日复旦大学某课题组的研究结论一经公布,旋即引发轩然大波。舆论对此事的看法颇有异同,一种观点认为,做历史研究不应走偏,而另一方则认为,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历史人物,试图通过追根溯源来印证或纠正历史事实,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科学探索。而复旦课题组的专家则表示,研究曹操DNA“并不是为了解决历史问题”,“我们研究的是人类遗传学”。
闹闹哄哄一场过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曹操DNA研究,跟曹操的家世渊源没有太大关系,只不过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把这一点作为新闻由头,加以强化了,于是才会引发关于历史研究方面的激辩。至此,曹操DNA研究原本可以离开舆论漩涡,回归学术常态了。不过,当研究指向所谓的曹操后人时,“认名人祖先”的俗套,又不可避免地上演。
11月25日,被复旦大学研究认定曹操后代的铁岭腰堡曹国平和东港曹祖义分别带着各自族人相聚沈阳,据说目的是认亲和续家谱。当地媒体渲染说,“这些曹姓族人站到一起,相貌惊人地相似,都是浓眉大眼。”很难想象一个人千年后的后代,长相居然能“惊人地相似”。只能说,当事双方不免有点矫情了。
本都无可厚非,但不知为何,这两件相互关联的事,又同样透着一股子浮躁之气。古话说,三代之下,惟恐不好名。如果动机不纯地去做一件事,恐怕名也无好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