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5公里,从漠河到海南岛的距离也不过如此。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直传说着一个酷爱跑步的老师:他跑步去上课,跑步去开会,跑步去参加马拉松。也许在不经意的瞬间,他就会从你身边跑过去。这个被科大师生称之为传说的人,就是中国科大物理系教授丁泽军。
从合肥跑步到扬州参加马拉松
在2011年的扬州马拉松赛场上,在人群中有这么一个身影,拿着个相机,膝盖上贴着几块膏药,边跑边给大家拍照。
看到这,你可能会以为这个人是来“打酱油”的,其实不然。这是丁泽军第二次参加扬州马拉松比赛,而重点是,他是从合肥跑步去的扬州。丁泽军告诉记者,他只是想换种参与的方式。“这就跟做研究一样,总想找点新的事情来做,不想重复别人的工作。”
当初,丁泽军把跑步去扬州的想法告诉学生后,迅速得到响应。扬州小分队即刻组成,共有4人,两个跑步,一个徒步,一个骑车。行程分为5天,每天的路程在50公里左右。
5天的行程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腿抽筋了要休息,路线错了要重选,找不到吃饭的点、饿了要忍着……最让丁泽军担心的是,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他还出现了血尿状况。所幸的是,一番磨难后,他们终于顺利跑到扬州。
已跑了漠河到海南岛的距离
跑步的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记下跑步的里程,丁泽军也不例外。现在,他已经跑了6615公里。记者算了下,从漠河到海南岛的距离也不过如此。
丁泽军的想法源于马拉松超人卡纳泽斯的故事。卡纳泽斯有个50×50×50的计划,即在美国50个洲,连续50天,每天跑50公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丁泽军49岁,他觉得很好玩,因此也给自己定了一个50×50×50的约定。
“我一直期望达到村上春树称之为‘跑步蓝调’的状态。”“跑步蓝调”出自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村上春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跑步的人。在书里,他描述了自己100公里跑的状态,“跑过40公里,疲劳感突然销声匿迹,那段意识的空白之中,甚至存在着某种哲学或者宗教的妙趣”。
“我一直想体验这种状态,可惜每次还没感受到就已经累趴下了。”丁泽军笑言。
学生可以自荐考题获得加分
丁泽军在中国科大教授“计算物理”已经十多年了,因为“计算物理”期末考试的高难度,丁泽军也被学生戏称为“杀手”:考试不划定范围;考题可能无标准解、唯一解,甚至无解;考试时要对题目有所筛选,因为不可能全部做完;学生还可以自荐考题获得加分……
“其实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实际上只占我这门课总成绩的约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主要是课后作业等平时成绩,学生还可以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获得加分。”丁泽军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总分评定公式,其中,期末考试分数会乘上一个神秘因子,说起这个因子,丁泽军表示还不能说,他会在考试结束后通过网络向学生公布。
此外,丁泽军鼓励学生自荐考题,要求是必须原创,难度要恰当,另外还要注意考题的体裁形式。“我想借助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原创能力”,丁泽军说,“如果学生自己出的考题能够被我们选中,证明他对这门课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有比较全面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