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外的父爱
游戏心得
只念你好
最佳的印象
3上一篇 2013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佳的印象

牛 耘
 

1984年,安徽省民俗学会宣告成立,我荣幸地当选为理事,以后并参加过两次较有影响的活动。一是1985年在潜山县举办的采风活动,安徽文化界名流欧远方、陈登科、徐味、白榕等皆参加此行;二是1986年在庐阳饭店召开的澳大利亚民俗专家访华团和安徽民俗专家代表的交流活动。

然而,好景不长,我便与省民俗学会失去联系。直至20年后,在2006年的国庆期间,我忽然接到一位陌生青年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省民俗学会的一个学术活动。

当我准时到会,推开会议室大门一看,顿觉眼前一亮,原来在座的省民俗学会的领导成员都是我敬重和熟悉的老领导、老朋友,也都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专家,如崔莫愁、欧阳发、卞国福诸位先生。

特别是打电话联系我和热情接待我的年轻小伙,则是我慕名已久的诗人、作家王贤友,也是当时省民俗学会的秘书长,是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操办人。由于这次活动很成功,使我对王贤友留下了最佳的印象。

于是,沉寂二十多年的省民俗学会,又复兴起来,活跃起来;而且活动及时,活动经常,活动深入。于是,省民俗学会声名大振,驰誉遐迩,受到学术界和社会上的重视和推崇。

省民俗学会是个地地道道的民间学术团体,既无扎实的官方背景,又无充裕的经济后台,全靠自身的作为。

这次省民俗学会的重出江湖,大振声威,正是学会领导班子的大有作为,特别是秘书长王贤友的深入发动,奔走协调,具体操作。

我参与过的各种活动,诸如:安徽省首届春节民俗文化节,安徽省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安徽省首届重阳民俗文化节,以及举办的各种学术讨论活动。并联合有关方面开辟了省城首条民俗街——合肥义井路民俗文化街,建立了民俗文化基地,又积极开展民俗进社区、到校园等活动。

作为学会年轻的秘书长王贤友台前幕后地策划操作、公关协调、忙前忙后,而且办的善始善终。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省民俗学会的社会影响。但王贤友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考虑到要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首先要发掘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遗产,然后再加以整理、研究,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开去。

为此,他奔波于合肥周边地区;奔走于寿县、池州、六安、巢湖、黄山、天长、蚌埠等地;深入田间、农舍去采风调研。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合肥民谣里的女性》、《老合肥·庐州记忆》、《老合肥·庐州风情》等学术专著;以及参与编写《蜀山区志·民俗》、《合肥市志·民俗》和《合肥民俗》等地方志书。

这一切都为安徽省民俗学会打造了闪亮的品牌,他也相应地成为卓有成就的民俗研究专家,被人们赞为安徽民俗学科的燃灯人。

当然,生活的坎坷与困苦,是人生的不幸,但对王贤友说来,却是一个促进,不仅丰富了他的阅历,增长了他的才干,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成年轻有为的栋梁之材。正是:

君本农家子,

苦练成杂家;

诗文成大雅,

民俗著新葩。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