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近年来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已成为“固定章节”,而且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实事到县(市、区)后,会变成几十件、几百件更加具体的任务,从社会治安到食品安全;从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医保和社会保障体系,到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从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到十字路口新添一组信号灯……”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看来,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连着民心,时刻不敢怠慢。近日,星报记者专访滁州市市长张祥安,听他讲述“幸福滁州”的新定义。
美好乡村,物质精神都不落
“美好乡村”建设的前提是解决农村生活问题。今年5月2日,滁州市长张祥安在全椒县调研时指出,“美好乡村建设既要完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改造提升配套设施,让农民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房子,同时也要突出‘去城市化’特点,打造乡村特有的田园风貌。”
据介绍,滁州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全市60项重点工程之一,共完成建成149处集中供水工程,实际解决农村饮水人口超过120万人。而在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后,2011年,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又被纳入该市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成农村公路5579.3公里,进行大量危桥改造。
精神文化方面,滁州市农家书屋建设超过1300个,且全面免费开放。完成35万人的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增强,创业热情被大大激发。
案例:修了路、挖了井
村民开上了私家车
“这水干净又甜,烧茶没有茶垢,比自家井水好喝。”76岁的定远县宫集村村民费玉清老汉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自来水,家里太阳能、洗衣机都派上用场了,生活和城里没两样。
南谯区沙河镇西阳桥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作为该镇直通城区的重要道路,因年久失修根本无法满足村民出行生活需求。2012年,该桥被列入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后开始启动工程,村民李义仁笑着告诉记者,“这几年大家日子越过越好,不少人家添置了大型农机,还有人开上私家车。”
住有所居,城市建设惠及百姓
“只有让群众满意了,保障房才算建好了。”滁州市长张祥安曾多次公开强调。滁州市自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以棚户区改造为主导、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重点、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扩大补贴范围为补充,突出解决老百姓普遍较为关心的“安有所居”问题。
2008年以来,全市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5.16万套,廉租房1.03万套,经适房0.21万套。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保障家庭达1.4万户。因此,滁州市曾被评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一类”城市。
案例:50平米的房子月租不到50元
在龙蟠小区的院子里,40多岁的吴正玲正在家中打扫卫生,她爱人和邻居在下象棋。作为该市第一批廉租房受益家庭,吴正玲夫妻俩通过公开摇号,首批获得优先配租资格,50平方的两室一厅,月租不到50元。她感受颇深地说,以前和爱人靠打临时工过日子,一年光房租就要上千元,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安乐窝”,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养老保险,覆盖225万人
据张祥安介绍,自2009年纳入民生工程以来,该市共投入1.3亿元新建、改扩建98所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标准由2005年的年人均800元提高到2011年底的年人均2662元,分散供养年人均达到1881元。
案例:下棋打牌听小曲,五保老人乐开花
今年64岁的五保户老人张英余说,他来南谯区乌衣中心敬老院已经4年了,吃穿住行全由敬老院承担,每月还有几十元不等的零用钱。闲暇时间,他还会去活动室,和其他老人下棋、打牌、听小曲,生活好不惬意。
医疗让利,每年给群众省下8000万
“致富三五年,一病回到致富前”是早些年农村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当前滁州市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347.6万人,占应保人数的99.19%。完成95所乡镇卫生院和1042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任务和设备配置、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在医疗上每年让利群众近8000万元。
案例:以前3000元,现在只要300元
“以前上趟医院,要花3000多元,现在新农合报销后,个人只要掏300元左右。”61岁的谢兆志是来安县大英镇广洋村农民,患有脑梗死、高血糖等多种疾病,今年3月,他在镇卫生院住了10天院,才花了310元。
教育为本,拨资金、建校舍,学校孩子最重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滁州市也一直将教育作为民生工作的重头戏。
据统计,滁州市先后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亿元,为47.9万名在校学生免除学杂费,为43万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7023名贫困寄宿生领到生活费补助共计669万元。4年来,该市校安工程完成加固项目975个,总面积近108.5万平方米;完成重建项目715个,总面积96.89万平方米。与此同时,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成投入使用,1018个留守儿童之家、98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完成建设,爱心工程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案例:课本全免费,还拿到额外补贴
“我们在开学当天就领到新课本了!而且全都是免费的。”来安县舜山镇“平安希望小学”的5年级学生侯旭利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但因为父亲常年患病,母亲靠做临时工贴补家用,除了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外,学校还为他减免了其他的费用,他很是珍惜这个安心读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