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的安庆,有一座古建筑,称为叶家祠堂。
今天,你去安庆,在宜秀区叶祠村,有一座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徽派建筑便是叶氏宗祠。它面积近800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前殿、后殿,后殿两侧有厢房,门前两侧置抱鼓石。主体建筑的挑梁是用一根很粗大的整木做成,上面雕龙画凤,与其它纵横交错的梁柱上雕刻相映,置身其间,你能感受到房子曾经的气派与辉煌。
祠堂始建于1876年,是陕西巡抚叶伯英主建。虽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还屹立在叶祠村,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和风雨沧桑。祠堂有个文雅的名字,叫耕经堂,由此可见,修建它的主人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叶伯英曾编有《耕经堂年谱》,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本。
叶伯英的祖先什么时候来到安庆?明初,朱元璋取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后,朝廷大移民,所有移民从各处汇集在江西饶州一个叫“瓦屑坝”的地方,然后分遣到四川、安徽等地。
有一个叫叶仁钦的人,也从“瓦屑坝”出发,来到怀宁,也就是今天的安庆西门沟儿口。他的内心,也许是无奈,也许是痛苦。他甚至指望生活几年,再回到出发地,回到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
然而,他回不去。到死也没回去,家人把他葬在孙家山。解放后,安庆建电厂,叶氏后人将他迁葬到长风柘涧山。叶仁钦成了怀宁叶姓一世祖。自此繁衍后代,播迁扩散。
叶仁钦的后裔中,不少人走上读书致仕之路,叶伯英就是其中一位。他的三世孙中,有担任过民盟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叶笃义、翻译家叶笃庄、中央党校三部主任叶笃廉、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新华社机关党委书记叶笃成等人。让人称奇的是,他们都是亲弟兄。
解放后,叶氏宗祠曾作过小学、粮站和供销社。几年前,在城市大建设中,叶氏宗祠被列入拆迁规划之列。热爱文化的安庆人不断呼吁保留下这座城市仅存的一处古祠堂。他们深知,祠堂是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重要载体,它可以让我们记住自己根脉,有助于人们反思祖先文化变迁,引发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
叶氏宗祠保存下来了。留下一个历史遗存,延续了我们的生命之脉。